湿气重的人注意!湿气重,有妙招,一文自查
最近,天气时雨时晴,许多人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早上起来疲惫没精神,抬胳膊抬腿都觉得没劲?美食一桌,但就是没胃口?大便不成形,还特别粘马桶?舌头粘粘的,舌苔白厚腻,用牙刷也刷不干净?
对,这些都是湿的问题。在潮湿的天气里,如何正确祛湿,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什么是“湿气”?
“湿”为“六淫邪气”之一,其性粘滞、易伤阳气,其病缠绵难愈。
中医和西医,分别如何看待“湿”
中医认为湿邪致病原因可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
除了上文说过的感受时令湿气外,还可因久涉湿地、长期居处于阴暗潮湿环境等因素导致,主要是受到环境湿气的影响。
内湿
主要是因为饮食、情志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内生湿邪致病,如久食生冷油腻、多饮酒水等致痰湿内生,阻于中焦致病。湿邪与五脏中的脾最为相关。中医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其性喜燥而恶湿,若因脾气亏虚或湿邪困遏脾阳,脾运化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内生湿滞,因此产生一系列湿邪症状。
“湿气重”的几个特点
湿性重着
以沉重感为特征,如感到身体困倦沉重、头部昏沉,疲惫不堪,食欲不振、恶心干呕。
湿性黏滞
口中黏腻,皮肤油腻,排大便不尽感、大便易粘在马桶上,舌苔往往又白又厚。
如果有以上症状,可能就需要健健脾气、祛祛湿气。更深一步讲,湿气病往往还可分为寒湿、湿热和痰湿等,需要根据其表现特点辨证论治。
西医没有湿气的概念,根据气候致病特点及湿邪临床表现,可解释为细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①雨季节环境温暖潮湿,衣物易滋生真菌、霉菌,食物容易变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此外,梅雨时节气候时凉时热,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感染。②进食过多生冷、油腻、酒饮、不洁饮食等,导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舌苔白厚腻、口干口臭、大便黏腻不成形等。③湿环境容易加重风湿性疾病症状表现,关节酸楚疼痛,屈伸不利。
对照七大症状自查有无湿气
①总感觉身上油油的不清爽,需要经常洗脸、洗发,脸部、头部反复长痤疮。②时常感到疲惫,睡觉休息后也无法缓解,甚至越睡越困。③大便异常,有的表现为腹泻,大便不成形、黏马桶,排完便有未排净之感;有的则表现为便秘。④起床后脑袋昏昏沉沉,好像戴着很重的头盔。⑤感觉口中发黏,伴有口臭。⑥腹部松软、不紧实,严重者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⑦舌边有明显的齿痕,且舌苔很厚,透过舌苔看不到舌头的颜色。
“湿人”怎么才能排湿
要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还需防止湿自内生。日常排湿可以通过以下几件事进行:
1
饮食清淡适量
日常做饭时,经常在菜肴中加入葱、姜,以降低其他食物的寒凉性质。冬瓜皮、茯苓、陈皮、红枣等都是很好的“温补”健脾食材,适合大多数人。还可吃些有清热、化湿、健脾的食物,比如桃子、西瓜、茄子、番茄等时令蔬果。别一次吃太多生冷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远离太过油腻的食物。
2
经常运动出汗
慢跑、游泳、健走等都有助于活化气血,增加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但要提醒的是,若天气炎热,应避免过量运动或大汗淋漓,可选择早晚凉爽的时间,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3
远离潮湿环境
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淋雨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还要注意保持房间干燥;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打开风扇、空调等保持空气流通。
4
室温不要太低
室内温度太低,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平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
5
晚上早点睡觉
从中医角度来说,熬夜、睡眠不足易脾虚,进而引起水湿停滞。建议每天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保证6~8小时睡眠。
6
常做“排湿”动作
推荐一组简单的方法,教你用好人体的“排湿口”:双手托天理三焦
站立,双腿平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掌心贴腿侧。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十指交叉,转掌心向上,如托物上举,同时踮起足跟。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足跟顺势下落,还原。以上动作做10次。捏挤天枢穴和大横穴
双手中指正对肚脐,用掌根和其余四指捏挤天枢穴、大横穴下脂肪层,用力挤压,感觉疼痛难忍后坚持5~10秒钟。放松3秒钟后重复捏挤,每次操作3分钟,饭前饭后各做一遍。点按阴陵泉和承山穴
两个穴位都在小腿部位,每次点按3~5分钟,每天做3遍。(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