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慢跑?

本文作者示范超慢跑。

学生时代,我是中、长距离的田径选手。

依照大学体育系的传统,我每天都要经历辛苦的操练,如同虐待自己身体的练习是家常便饭。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身上总是挂彩,最后还患上慢性疲劳症候群。有次接受精密检查后,被诊断出有先天性心脏病,使我不得不结束运动生涯,转换跑道变成一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者。

后来,在四十五岁左右,腹部堆积了许多脂肪,完全变成代谢症候群的体型。身为一名运动治疗的专家,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体型才行。所以,在四十六岁时,我重拾跑步的习惯,最后还挑战了马拉松竞赛。其实,三十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参加过马拉松竞赛。当时花了半年的时间,密集且大量地练习后才参加竞赛,但却花了四个小时左右才跑完。

明明那么辛苦练习,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亮眼成绩。四十六岁的第二次挑战,我以某个想法为基础,改变了作战方针,那想法就是超慢跑。作战内容为,以不产生乳酸的临界速度跑完全程马拉松,结果用了三小时三十多分钟。尽管体重比以前增加许多,时间却缩短将近四十分钟。

在马拉松用语里有「三十五公里撞墙期」的说法,明明跑步状况不错,但一到三十五公里左右的距离时,速度突然急遽减缓,许多选手因此无法再继续跑。这个情况是因为能量用尽,前半段的路程跑得太快,造成供给身体运动能量的糖类不足,以至于无法继续跑下去。一般人都会认为,想要克服三十五公里撞墙期得到亮眼的成绩,就必须经由大量且辛苦的练习来提升「持久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马拉松的重点是,如何保有供给能量的糖类到最后。人体除了糖类,脂肪也能够供给能量,打个比方,就像是能够使用汽油、电力二种动力源驱动的混合动力车一样。我们的身体从事激烈运动的时候,会使用糖类比较多;从事缓和运动的时候,会使用脂肪比较多。利用这样的机制,就能够让身体主要消耗脂肪,将糖类保留到最后。以脂肪做为主要能源的理想运动程度是,不堆积乳酸的临界跑步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能面带笑容哼歌、聊天的跑步速度,这就是所谓的超慢跑。

后来,我们以现有的基础科学资料验证缓慢跑步带来的效果,并于二○○九年,将它命名为「超慢跑」。

安徒森(Antersun)-运动成就更好的自己 Get moving!Achieve your goal and Be a better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