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单纯健忘!基隆Podcast分享3步骤预防

▲失智症被喻为「21世纪的黑死病」,基隆Podcast分享掌握3步骤教提前预防。基隆市府发言人余治明(左)、基隆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副院长陈韦达(右)。(图/记者郭世贤翻摄)

记者郭世贤/基隆报导

失智症被喻为「21世纪的黑死病」,至今仍无药物能完全恢复患者原先的认知能力。根据今年度《国际失智症协会》的全球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失智症无法预防,甚至有近八成的民众误以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本周「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邀请基隆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副院长陈韦达,深入探讨失智症患者的世界与失智症的预防。

在回顾医师经历时,陈韦达医师提到一位画家患者的故事,该患者确诊失智症后,仍在家人及医师的鼓励下继续作画,随着病情演变,画风也出现巨大改变,从细致复杂逐渐简化为简单流畅的线条,显示出疾病带来的深刻变化,令陈医师印象难忘。另外严重的失智症会为成为「老小孩」,记忆会回到童年。还有位病人说自己每天会坚持做瑜珈,每次作好几个小时,而家属却说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患者的记忆会活在过去。

陈韦达指出,健忘跟失智症是不一样的概念,健忘可以通过某些关键事件的提醒而想起来,但真正的失智症无法再想起,会重复一样的问题,因为认知功能的受损,会产生时间、空间认知、计算功能的错误。

陈韦达表示,临床上会使用专业的诊断量表可精确诊断失智症,依据量表结果分为0.5到5分,评估患者失智症的程度。0.5为轻度失智,当分数达到1时已出现学习能力障碍,而2分则属中度失智,患者自我照顾开始出现困难。

此外,陈韦达强调,失智症并非无法预防,可通过「活化大脑」来降低风险。他建议从三大面向着手:1.保持人际互动、2.维持规律运动习惯、3.终生学习。持续给予大脑刺激与挑战,有助于延缓失智症的发生。

节目主持人余治明提醒,若家人罹患失智症,应尽早就医并使用药物延缓症状。除了陪伴家人外,基隆市政府卫生局及市内三间失智共同照护中心——基隆市立医院、基隆长庚医院和卫生福利部基隆医院,也提供相关资源与照护服务。此外,基隆市长期照顾服务管理所设有多元照护支援,协助市民面对失智症挑战。基隆市政府持续推动各项失智症支援计划,鼓励市民利用市内资源,携手创造友善共融的失智症照护环境。

收听连结:https://cutt.ly/3eHfcR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