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健忘還是早期失智?「失智症篩檢量表」測測看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5000万人罹患失智症,许多人都知道要提早预防、及早发现、早期诊断,但是这些口号能否落实,有赖全民认知教育,让它成为日常知识。
《熟年志2019年9月号(NO.90)》 图/熟年志提供
「台湾失智症协会」大力推动各项政策,希望播下预防种子,期盼与全民共同预约一个没有失智的未来。
由于人口高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的隐忧,再加上国际卫生组织的重视,关于「失智症」的影片、广告、或是DM文宣处处可见,但若非有切身之痛,一般社会大众仍然无法对失智症加以注意。别忘了,失智症并不是专属于老年人的疾病,年轻型失智症也有可能找上您。失智者在失智症状出现之前,可能就已经潜藏长达20年的脑部病变,所以,当您还在怀疑自己到底是健忘还是失智时,请花一点时间用「失智症筛检量表」测测看吧!长期以来关注各项失智症议题的「台湾失智症协会」强调,除了结合政府、民间,以及各领域专业力量,为提升失智者及其家属生活品质而努力外,倡导失智症预防相关卫教及建立失智友善社区,更是刻不容缓的要务。
失智议题纳课纲 成人分享学习
2019年7月份上映了一部由日本畅销绘本改编的同名电影《阿嬷,不要忘记我》,是以剧中孙子「小翼」的视角生动描绘出人生无可避免的老化、失智等难题。剧情叙述一位平日极为呵护孙儿的阿嬷,因为记忆力逐渐减退,渐渐地变成一个行为怪异的长辈,例如:任由心爱的植物枯萎、一次吃光一锅果酱,或是忘记去接孙子、半夜吵着要外出等。种种行径让小翼因为害怕而与她日益疏远,但是这段所有人都很辛苦的过程中,小翼也渐渐从大人口中认识了什么是「失智症」,并且学会与失智的阿嬷相处。
预防、降低失智风险并非熟龄后才需要开始注意,不论是良好的饮食或是生活习惯,都要从小就开始培养。 图/熟年志提供
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汤丽玉即以这部电影作为访谈的开始,她表示,这部电影点出了几个议题,第一个是失智症,第二是照顾分配的问题,第三是学生霸凌的问题,第四是祖孙相处,第五是关于如何认识失智症的教育问题。
认识失智症是现代很重要的课题,而且应该从小就开始。汤丽玉指出,根据统计显示,失智程度为重度与中度者约占26%,轻度与极轻度的患者约有74%,所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相对可以减缓症状恶化,为此,就必须趁早将失智症相关议题纳入学龄孩童的课纲领域中。
投入失智症领域已经将近30年的汤丽玉表示,家有失智者,无疑对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影响。失智症协会在2005年成立「瑞智学堂」,是专为轻度失智者及家属设计的认知促进课程,目的是为了促进多元认知、延缓失智退化,成立至今已逾13万人次参与。
台湾失智症协会举行「瑞智学堂十五周年」活动,邀请多名瑞智学堂的「高年级」学生及家属共襄盛举。 图/陈婕翎 摄影
「其中『永远记得您讲座』必须具备失智者家属身分者方可参加,经由演讲与分组讨论,家属可以做经验分享与交流,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其他可以自由参与的则有『家属必修班』课程教导照顾技巧,提供相关资源与资讯,另外,『记忆咖啡讲座』则由家属担任讲者,着重对一般人做宣导,讲者中有许多是已经卸下照顾责任的『毕业生』,他们会将照顾失智家人全程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所以许多处于怀疑或是未确诊阶段的家属,因为参加了记忆咖啡讲座而解惑。」汤丽玉详细地为我们说明,指出以不同的课程来教导社会大众认识失智症,才能够引领大家由未知的领域进而付出关心。
许多人认为失智症是老年人才会罹患的疾病而漠不关心,然而年轻型失智症会对家庭造成更大的冲击,汤丽玉举出实际案例︰「有一位50多岁年轻型失智症病人,夫妻两人经营一家公司,育有3名子女,后来因为公司财务每况愈下,妻子才惊觉先生已经罹患失智症,也因为罹病后的诸多脱序行为,造成孩子莫大的困扰,以致于必须接受学校辅导。这个家庭后来变成了低收入户。」由此让我们更加了解年轻型失智症对家庭的影响甚钜,原本美好的世界会在瞬间瓦解,所以愈早对失智症有所认知,就愈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主持人唐从圣(右)家中也有失智症妈妈,确诊后开始把自己关在家中,常猜疑、忧郁,为找回唐妈妈(左)笑容,他带着妈妈参加瑞智学堂,至今参与4年多,都维持轻度失智。 图/陈婕翎 摄影
预防降低风险 训练种子教师向下扎根
汤丽玉认为,《阿嬷,不要忘记我》这部电影对小朋友来说是极佳的教材,若是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之后,将失智症的议题带回课堂上,将可以成为孩子们参与讨论的话题,因为影片或绘本对孩童来说,有聚焦吸睛的效果。她进一步说︰「不论是我们协会或是其他单位、坊间,都有很多与失智症相关的影片、绘本或是教材,甚至于我们的同仁将自制简单的动画影片带到校园去做宣导,都引起热烈的回响。所以我们期望以培训种子教师的概念,借由老师的力量在各个学校推广,或是训练大专院校的学生对失智症有清楚的概念之后,亦可以协助映后座谈或讨论的活动,如此就有机会让失智症的卫教在孩童心中深耕,进而带到各个家庭开枝散叶。」
由于少子化时代来临,照顾人力逐年大幅减少,未来失智症照护已经无法单靠家庭,而将转变为社区互助照顾的模式。根据统计,目前有95.9%的失智者在社区中生活,所以社区中的失智症病人需要我们共同来关心。对于友善社区的推动,汤丽玉乐观其成:「因为现在每个县市的卫生局都可以申请相关经费,来推动当地的友善社区,其中包括了友善天使、友善组织、友善商店等,大家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协助,就会成为失智症病人与社会衔接最重要的桥梁。」
全人照顾关怀协会在凤山区武汉里活动中心设立「失智友善馆」,除定期举办讲座提升民众对失智的认识,也提供失智者及家属认知课程及手工皂工作训练,为失智者找回产能及自信心。 图/蔡容乔 摄影
失智症协会于2018年负责拍摄制作友善公车、友善警察,以及失智友善「大学生篇」等相关影片,做为各县市宣导使用素材;他们也与正声广播电台合作制作一系列失智友善线上学习课程影片,由汤丽玉及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一般神经科主治医师王培宁、台北荣总精神部主治医师蔡佳芬主讲,以每支2至3分钟的短片,传达有关失智症的知识与最直白的因应方法,希望大家共同来打造失智友善家园。
「预防失智、降低失智风险并非熟龄后才开始注意,因为在显现失智症状前,大脑的病变已经累积了20年,所以在生活中要积极力行预防失智的种种方法,不论是良好的饮食或是生活习惯,都要从小就开始培养。」汤丽玉认为,对学生做教育宣导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亦可间接影响父母亲了解「预防失智」的重要性,以防日后成为家人子女的负担。
去年桃园市政府卫生局主办、联合报协办的「失智友善照护开讲」,联合报与现场200多民众共同关心失智症友善照护议题。 图/吴贞莹 摄影
去年9月28日~29日,失智症协在台北市华山文创园区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失智症月」,鼓励失智症者勇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也持续促进社会大众对失智症的认识。失智症协会预计在2020年度将失智症宣导、友善社区及大学生做连结,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可以投入失智症相关宣导,因为现代年轻人的网路行销、传播资讯能力都不容小觑,若善加运用,必定会成为宣导失智友善、预防失智的强大生力军。
失智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唯有让失智症的观念更加普及,尤其是加强学生的知识推广,才能够防患于未然,整体社会亦可以提供失智症病人及其家属友善的环境与有利的支持。让大家心手相连,共同预约一个没有失智的未来。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熟年志2019年9月号(NO.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