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鲎」金门 建功屿放流鲎苗4万尾

金门水试致力生态复育,今(30)日上午由副县长黄怡凯带队建功屿潮间带放流自行育成,1至2龄的三棘鲎苗4万尾。(李金生摄)

在4亿年前就出现,有「滩地上的活化石」之称的鲎,是金门特有的海洋生物。(李金生摄)

金门县水试所放流1至2龄的三棘鲎苗4万尾,期待再见生生不息的盎然生机。(李金生摄)

金门副县长黄怡凯与参加放流的小朋友对话」,希望生态保育观念往下扎根和深化。(李金生摄)

金门县水试所保育团队踩着泥泞滩地,前进潮间带放流鲎苗。(李金生摄)

金门副县长黄怡凯和水试所长杨文玺表示,县府很期待这种具指标性的海洋生物,可以在金门海域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李金生摄)

在4亿年前就出现,有「滩地上的活化石」之称的鲎,是金门特有的海洋生物,但在人为干扰和栖地破坏下,族群数量已逐年减少。县水试所致力生态复育,今(30)日上午由副县长黄怡凯带队在建功屿潮间带放流自行育成,1至2龄的三棘鲎苗4万尾,期待再见生生不息的盎然生机。

县水试所指出,披着一身甲壳,经常双双对对出现,有「钢盔鱼」、「夫妻鱼」和「鸳鸯鱼」之称的鲎,曾广泛分布于台湾西部海岸,但因栖地环境变迁,如今在台湾本岛几乎已经绝迹,仅金门与澎湖野外还能发现它们的踪迹,特别是金门因位处九龙江口,河海交界水域营养盐丰富,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优良孵育场所,尤其是西、北海域的潮间带,更是鲎在金门的主要繁殖地带

县府以「鲎」是金门特有的大型底栖性甲壳类动物,也是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主角之一,因此在1999年12月公告画设全国唯一,面积广达400公顷的「金门古宁西北海域潮间带鲎保育区」,多年来水试所致力于稚鲎繁殖、成鲎保育、海洋环境教育,并定期进行潮间带稚鲎分布与族群量调查,长期追踪监测掌握族群动态

黄怡凯指出,鲎为海洋底栖性无脊椎动物,它与早已灭绝的三叶虫近亲,在4亿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纪出现,2亿年前演化为现今型式,县府很期待这种具指标性的海洋生物,可以在金门海域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

县水试所长杨文玺也说明,放流作业以复育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弥补自然的生产力不足为目标,因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邀请生态保育人士学生共同参加,但仍期望借由活动宣示,让大家对这种乡土海洋生物有更多认识,也会更加爱护和珍惜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