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世界-文学后,电影依然灿烂

文字影像,改编总是充满了冒险与惊奇;从文学电影,是再现、是重塑,还是颠倒翻覆?借由本届台北电影节10部文学电影,读出创作的多重手法与面貌。

电影与文学之间,是永远也纠缠不完、千丝万缕的一种奇妙关系。无论改编得成功与否,透过电影镜头为文学披上的戏剧魔法,总能让不同世代的观众,都有机会再次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永恒魅力,甚至重拾原典,回味细读。今年台北电影节有不少由文学改编、或与文学作品息息相关的电影,特地精选其中10部,横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值得书迷或影迷细细品味

《罪爱妳》Bliss

「这是出于爱情而从事的不法行为。」《罪爱妳》改编自德国律师作家费迪南.冯.席拉赫畅销名著《罪行》(先觉)其中一篇〈幸运〉,书中所有故事,都是作者的亲身案例。本片由《当樱花盛开》德国名导多莉丝.朵莉(Doris Drrie)执导,她将短篇小说中属于刑案与法律的部分几乎都抽离,放大了前半段有关两个天涯沦落人的相濡以沫,将《罪爱妳》变成一部浪漫中掺有些许「血痕」的爱情电影,却又维持着忠实改编的基调。

茱莉小姐》Miss Julie

今年台北电影节以「斯德哥尔摩」为主题城市,提到瑞典的戏剧传统,怎能不谈及伟大的剧作家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深刻探讨阶级、性别与权力关系的《茱莉小姐》,是他最脍炙人口的名著,光在瑞典就有无数版本的影视改编作品。这部1951年阿尔夫史约伯格(Alf Sjberg)执导的版本,是公认最出色的版本之一,描写一个夏日夜晚,贵族千金与平民男仆若有似无的情愫

《仇敌当前》A Man There Was

很难想像,这部1917年的瑞典经典默片,竟是脱胎改编自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诗作。叙述一名水手为了养家活口冒险出航,却被军人俘去多年,待脱身返家后人事已非,满腹怨怼。之后,居然还真的让他碰上了那个囚禁他的军人在海上遇险。他究竟该以德抱怨,还是以牙还牙?影片是当年瑞典成本最高的默片,导演维多.斯约史卓姆(Victor Sjstrm)在海上实景拍摄,重现百年前的电影奇迹。

《幽灵马车》The Phantom Carriage

瑞典作家塞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史上第一位女性得奖者。她的作品是早期瑞典影人不停改编翻拍的宝库,这部大师导演柏格曼最爱的超级经典,就是其中之一。主角藉死神的带领,回顾他充满悔恨的一生,甚至有了自新的机会。影片本身的叙事结构与叠影的巧妙使用,不仅让本片在影史留名,也看得出对柏格曼日后创作《野草莓》等巨作的影响力。

《死刑台与电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

法国新浪潮名导路易.马卢惊艳全球影坛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女主角珍妮在片中的角色,于原着小说中的比重并不大,经由马卢与多位编剧的改编,变成如今融合爱情与惊悚悬疑元素的黑色电影经典。而爵士乐传奇迈尔斯‧戴维斯随兴谱写的迷人乐章,也让这张原声带成为传奇。

《璀璨瞬间》Everlasting Moments

根据20世纪初瑞典第一位女摄影师玛丽亚拉森(Maria Larsson)的回忆录与真实故事改编,也是60年代就开始拍片的老牌导演扬.托尔(Jan Troell)的复出之作。主妇玛丽亚因中乐透而意外获得相机,她原想家计而卖掉它,却于过程中认识了一名摄影师,启发了她对捕捉影像的天分,也重新勾起了她对爱情的想像。

《我的母亲手记》

这部电影根据日本昭和时代文学家井上靖的「半自传」小说改编,叙述一直觉得自己从小被母亲遗弃的出版社老板,在父亲过世、母亲渐渐年老失忆的最后几年间,开始接近并重新接纳母亲的过程。据说电影的拍摄也实地到了井上靖的居所取景。除了文豪的故事本身很吸引人,役所广司、树木希林与宫崎葵的华丽卡司,也助长本片在日本创下成功票房。

陆之鱼

演而优则导伊势谷友介,挑战太宰治奖作家内智贵小说改编。故事从一个中年男人的倒叙开始,当年他还是个大学生,因单车坏了而来到山间小店打工,遇上性格特立的店老板,直到最后意外发生。冷静的电影语言与倒叙的旁观者角度,让这个不凡的故事颇具影像魅力。「陆之鱼」似是比喻主述者眼中这位仿佛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也深深影响了他一生的男人。

《幸福的黄手帕》(数位修复版)

1977年的日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彼得‧汉密尔(Pete Hamill)公路小说《回家》(Going Home)。描述一个杀人犯在服完刑期前,写信告诉妻子,如果还接纳他,就请她在家门口挂上黄手帕;万一见不到黄手帕,他就会掉头离去。导演山田洋次是日本通俗剧大师,这部赚人热泪的影片被视为影史经典,演员高仓健、倍赏千惠子武田铁矢桃井薰及渥美清,也全都是日本影坛的传奇人物

《三生三世聂华苓

不同于其他剧情片,这是一部拍摄作家人生的纪录片。知名作家聂华苓生于中国、长于台湾,之后居于美国,人生如寄。除了自己的著作,她更因创办「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让无数华文作家得与国际交流。透过导演陈安琪的镜头,影片温婉地点出聂华苓的性情、她的家庭、她的志业与作品,处处充满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