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D&G、孔庆东 港人陆客关系激化始末
▲D&G事件,是引发港人与陆客关系激化的惊爆点之一。 (图/取自网路)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1月21日,自称是孔子后代的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路电视台节目中,点评大陆儿童在香港地铁车厢吃面并引发口角事件时,骂「香港人是狗」。影片被传播后,在大陆和香港都引起轩然大波。
此事将香港长期存在的关于「内地人」(大陆人)的讨论推向高潮。香港网路和媒体在反击孔庆东言论的同时,也开始大量讨论香港人应以何种心态看待大陆人。有媒体整理出这一系列始末,并探讨背后原因。内容如下。
矛盾为何突然激化
1月15日星期日,香港下着滂沱大雨。一边是近千名香港孕妇及市民在港岛区上街游行,抗议大量大陆孕妇赴港产子,另一边则是近百名港人则在尖沙咀时装名店D&G门外抗议,批评该店限制港人在店外拍摄。两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却同样反映了部分港人对近年大批大陆民众来港的不满。
香港回归以来,与内地交往日益频繁。自2003年SARS后,大陆放宽自由行来港,进一步加快两地民众交流步伐。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去年访港旅客达419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2810万人次(即67%)为陆客。大批大陆民众赴港旅游,带旺了香港零售及旅游业,对推动香港经济带来正面作用。
然而有利必有弊,大批陆客涌进香港,对香港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开始浮现。近年来,香港网路上不时出现诋毁大陆人的负面词语,有香港网友甚至以「蝗虫」来比喻大陆人。早些时,特区政务司司长林瑞麟呼吁港人不应只用负面态度看待大陆人赴港产子,指这批子女也可以是香港的新血时,随即遭部分香港网友斥为「头壳坏去」。
今年这场中港两地矛盾大战,导火线是港铁车厢进食事件。1月初,香港网路上流传一段短片,有大陆小童在港铁车厢内吃泡面,被港人劝阻,小童家长反骂该名港人。影片被放上网后,许多香港网友立即把矛头指向对方是大陆人,声讨大陆人不文明,变成继大陆孕妇、 D&G事件后,又一宗针对大陆人的事件。其后,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香港人是狗」言论,更是火上加油。
为何两地民众矛盾会突然激化?近日,香港网路上讨论区广泛流传着一篇声称是一名中学生撰写的网志,题为《自由行:八年盘点,八年得失》。这篇文章也引起许多港人共鸣。
作者在文中说:「亲戚要生女儿,却没有床位。生了,打不到针;通街也是药房,却要抢奶粉。我家住的一个屋苑,8 个单位,只有我和另一家常常出入。其它单位,自从经纪带过操普通话人士入去后,便不再有人住。」
文中说,当香港人承受并接受大陆人那一套时,自己的价值便没有了。现在已经抛弃了自己的词汇,用上一些奇怪的词语如「打造」、「素质」,然后便会抛弃的就是繁体字、礼貌、法治。
香港本地媒体:既批评内地人行为,又呼吁港人自省
面对香港与大陆民众的矛盾状况,1月份,香港报章杂志等共发表了490篇社评文章,其中大约有42篇提及该问题。 大部份报章对此次纠纷问题的看法都较为持平中立,认为部分大陆人在香港的行为确实让人反感,但社会应以事论事,毋须事事网上针对大陆人。
有香港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警告,香港缺乏天然资源,内地市场又未全面开放,本地要维持活力,必须吸引境外人士前来投资和使用服务,一味自我保护的想法,有违现代城市的开放价值,造成长远的破坏,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另外,亦有不同媒体指出,港人对部分大陆人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是合理的,市民应发声,因为港府在此事上责无旁贷。(文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