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上课听呒 学生批政府找麻烦

双语教学出发点虽好,但并非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家长与教育团体建议政府应该检讨、修正。图为台南市2017年领先全台试办双语教学。(本报资料照片)

政府推动「2030双语政策」,家长表示,刚开始他们都很支持,但随着愈来愈了解,开始担心孩子可能被这项政策耽误。学生则说,现在有双语课还有本土语言课,「事情很多,压力大到爆」,希望政府多替学生们想,「不要一直找麻烦!」

国教行动联盟家长部长王瀚阳表示,当政府宣布要推动双语教学时,家长认为可以提升孩子的英语能力,都觉得很OK,表示支持。但这几年进一步了解双语教学进行的方式以后,却愈来愈担心。

王瀚阳指出,之前许多学校宣称转型为双语学校,吸引非常多小孩前往就读,过一阵子后,家长却发现,哪有双语教学?因为国内真正有能力双语教学的老师不多,学校只是形式上每周安排几堂课有外师或双语教师来上课,做个样子争取政府经费而已。

王瀚阳还举例,之前有双语小学在小二、小三用英语上数学课,但小朋友回家后,家长却发现,孩子会用英语讲加、减、乘、除,但真正的计算却不会,数学的基本观念也不懂,他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质疑。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萧东原表示,他们支持政府投入资源,例如增加上课时数或延揽更多外师,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但反对现在的中小学老师用双语来教数学或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

要做双语教学,老师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国小老师担心自己英语发音不标准,影响学生学习。担任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长的新北市新庄国小校长张信务说,有些本国老师与外师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能科目合作双语教学,但因担心自己英语发音不标准,他们在课堂上只说国语,不敢讲英语,有时候还要再找1位本国英语老师加入帮忙,也就是1个领域的课要3个老师才能进行。

即使是明星高中,也不敢冒然在物理、化学等学科用双语教学,以免学生听不懂。老师表示,这项政策让他们在教学上很辛苦,也担心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高雄中学校长庄福泰说,为确保学科的学习品质不受使用英语的干扰,因此采取少量的方式推动双语教学。雄中在双语教学上做两件事,一是在英文课加重以英文解释课文的比例,二是在部分选修课程如「物理辩论赛」以英文进行,但物理、化学等学科还是采国语教学。

北市某明星高中江姓高二生表示,学校数学老师采取全程英语教学,班上同学多数都听得很吃力,但老师为了赶课程,也没办法再花时间多做解释,听不懂只能请教听得懂的同学。他认为,现在同时有双语课及本土语言课,事情实在很多,政府可否替学生想想,不要一直制造麻烦。

李姓国中生说,双语教学最大的困难是同学们英语程度不同,「程度好的同学当然没问题,其他人听不懂就算了,也不会再补问」;对于学校在非会考科目,进行双语课程时,「反正这种课没什么用,很多人都发呆或做自己的事,想把英文学好的话,还是会去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