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表达 从小开始培养
李万吉
台湾师资培育龙头的台师大传出将调整课程,改以「中文阅读和思辨」及「中文写作与表达」替代原有的必修大一国文课。虽然仍未经最后决议,但看来这个改革已规划研究多时,执行的机率相当高。
过去大家对大一必修国文课的认知,大概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必修课,尽管许多学生怀疑其必要性,但也难以改变什么,毕竟中国文学是何等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没有足够需求和动机的情况下,大一国文课多数成了学生应付的课程,不见大学生的国文程度有明显提升。如今,一个大家印象中较为保守的师培大学提出这样务实的课程改革,其实还挺让人兴奋的。
大学教育除了各科系领域的专业学习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层次的提升,包括了对知识的搜集、分析、思考、批判、表达、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谓的「学问」,应该透过更多理解和质疑的过程来产生,因此理解和思辨,本来就是大学生必备的素养。而理解思辨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与知识文本、与自己或他人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若透过适当的书写或口语呈现,就能转化成有系统的知识脉络,成为产出更多知识的基础。
在国外,不仅大学重视课堂上对知识的探究、批判,其实早在中小学阶段也就开始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基础能力。老师除了鼓励学生提问,也给予大量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小训练思考逻辑,保持好奇和求知欲,以及积极的沟通表达能力。这也是许多台湾学生到了国外大学,感受到与国外学生最大的差异。
相信台师大的课程变革,会引发更多大学跟进仿效,更期待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也能更重视这方面的素养,当学生从小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学阶段才能有效提高学习层次。
(作者为康轩文教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