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9深度体验: 七年技术结晶、重写「旗舰」定义!

记者庄友直/台北报导

自海外发表、台湾开卖后,Sony 新一代微单眼 a9 单就轻巧机身,却有每秒 20 张的连拍、693 点对焦点,以及首款全幅堆叠式感光元件所带来的强大运算效能、多向摇杆等操作机能的提升,再再都是 a9 发表时,让不少人「吓呆」的特色

如今我们也针对 a9 的连拍、多种环境等情境,看看这台号称重新定义旗舰」的微单眼,究竟能否符合大众期待吧?

Sony α9 重点特色

・首台内建全片幅堆叠式感光元件,画素 2,420 万・新设计的 BIONZ X 影像处理器・以及类似 α6500 的 LSI 前端大型积体电路设计・机顶多了一个连拍模式转盘、下方也多了实体对焦模式转盘・机背设有 368.6 万画素,放大倍率 0.78x,可选 60/120fps 的电子观景窗・3 吋 144 万画素翻转荧幕,为 α7 系列首搭触控功能机种・主打 AF-C 状态可达 20fps 的无延迟连拍速度・可连拍 241 张 RAW 或 362 张 Jpeg 档案不延迟・升级的 4D 对焦系统涵盖画面 93% 的 693 点相位对焦点、25 点对比式可以每秒 60 次的速度侦测对焦与曝光数值・快门速度最高达 1/32000s,并有静音快门・ISO 感光度范围达 ISO50-204,800・补偿 5 级快门速度的五轴防手震・可录近似 6K 画质的 4K 全像素录影功能・新增更方便的多向式小摇杆(α7 系列首搭)・双 UHS-II SD 记忆卡槽・可将照片快速储存至 FTP 伺服器的 LAN 网路连接埠续航力增加 2.2 倍的 NP-FZ100 电池(最高 650 张),另有垂直手把可选・尺寸 126.9mm x 95.6mm x 63.0mm,重 673g(含电池、记忆卡)

*相似机身,操控大不同

正如同先前上市时所介绍的,a9 的外型设计与 a7 其实仍走相同风格,对于一台主攻高速摄影的机种来说,能有如此体积和不到 700g 的重量,也算是首创了。不过虽然风格类似,但 a9 在握把处也做了加厚处理,握持时的感受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机身右方的 a9 铭牌,也用了金色象征其顶级的定位。

▼a9 的外型设计光看其实与 a7 几乎零差别,但右方的铭牌则是改用金色涂装。(图/记者庄友直摄)

a9 在机顶的设计同样也采「风格类似」但机能更强的设计手法。像机顶左侧就新增结合连拍与对焦模式的双层转盘,不需在机身费时设定,利用转盘可轻松调整不同的对焦与连拍模式,不过调整时需要同步按压锁定键,不是按一下就能解除锁定的方式笔者自己是比较喜欢后者啦.....

▼机顶右侧的按键配置与 a7 差别不大,主要的升级是在于左侧的双层转盘。(图/记者庄友直摄)

▼双层转盘上方为连拍、下方则是对焦模式,可省去机身内部设定的时间,但锁定键需要同步按下才能调整,笔者比较喜欢按一下锁定、解除的方式。(图/记者庄友直摄)

a9 在外观上有明显改变的地方,应该就属操作的核心位置机背了。首先在右上方将原本 AEL + AF / MF 拨杆移除,改为旗舰机种皆有的多向摇杆。不管是改变对焦点、选单操作上皆更为直觉与快速,堪称本次 a9 操作提升上的最大亮点,就连后续机种 a7 III 都有传闻会搭载,可见其重要性之大。

▼改变较大的机背部分,最大亮点应该就属右上方的多向摇杆了。(图/记者庄友直摄)

▼多向摇杆可提供快速改变对焦点、选单等不同操作上,操控性能终于直逼一般的旗舰单眼了。(图/记者庄友直摄)

荧幕部分则是配有 3 吋 144 万画素可上掀与些微下翻的荧幕,并导入类似 APS-C 旗舰微单 a6500 的触控机能,不过对习惯多向摇杆的笔者来说,大多数是将此功能关闭。毕竟只能拿来选对焦点,不能放大看照片、随点随拍的触控荧幕,虽说是 Sony 全幅微单首搭触控者,还是有些鸡肋啊…..(观景窗部分就先卖个关子)

▼荧幕则是一样维持上掀与下翻的规格,但触控荧幕仅支援对焦点选择,无法拍照、检视照片与调整功能,干脆不加不是很好吗?(图/记者庄友直摄)

a9 的机身左右侧,则分别是各式连接埠与记忆卡槽。左侧有着基本耳麦插孔、miniHDMI 与 USB(不是 3.0 QQ)连接埠与闪灯同步孔外;比较特别的就属因应重大赛事拍摄,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把照片传回报社,因此也有 FTP 伺服器专用的网路插孔。

▼机身左侧设有耳麦、USB 与 miniHDMI 插孔,比较特别的是可快速传图至 FTP 伺服器的网路插孔。(图/记者庄友直摄)

至于右侧则是 SD 记忆卡槽的所在处,a9 采用双 SD 卡槽配置,也算是 Sony 首台有此规格的微单机种,可单独设定 RAW / Jpeg 档案、照片 / 影音的储存位置,且因应强大的连拍机能,其中一个插槽也支援 UHS-II 高速规格;另外,本次也是使用 Sony 号称世界最快的记忆卡 SF-G 做拍摄,最高有着 299MB/s 的写入速度,且也能搭配专属的高速读卡机 MRW-S1 做使用。

▼右侧则是 Sony 微单首度配备的双 SD 记忆卡槽,其一也支援 UHS-II 高速规格。(图/记者庄友直摄)

同场也有号称世界最快的 Sony SF-G SD 记忆卡,最高写入速度可达 299MB/s,并有专属的高速读卡机可用。(图/记者庄友直摄)

没什么变化的机底,一样配有脚架孔与电池槽,不过 a9 使用全新的 NP-FZ100 电池,就像先前所说的,比前代 NP-FZ50 还要多 2.2 倍的续航力。此次官方也只给我 1 颗电池测试,相较以往一次就 3 柯来说,其实让我有些抖抖的;不过笔者在日本 LINE 的年会时,全天大概拍了约 5、6 百张照片,而在拍摄运动题材时,大概也有相同的张数(RAW+Jpeg),续航力大约还有剩 70 几 %,比官方说的还要有冻头,要爽爽拍一整天绝对不是问题!

▼机底的配置和 a7 系列并无太大差别。(图/记者庄友直摄)

▼内建 NP-FZ100 号称比前代多了 2.2 倍的续航力,笔者在一天的拍摄时程几乎绰绰有余。(图/记者庄友直摄)

*围绕在「快」的效能表现

就像电影《功夫》中火云邪神说的:「天下武功,无坚不摧,为快不破」。你把 a9 摔下去后果一定很惨(?);但说到快这件事,恐怕在部分条件下(稍后会说明),围绕 a9 全机的效能设计,正是其他同级相机中无法企及的「速度」这挡事上。

▼a9 为首款配置堆叠式感光元件的全片幅微单眼,搭配影像处理器与内部的处理电路,也让运算效能大幅度提升,达到为快不破的境界?(是夸张了 XD)。(图/记者庄友直摄)

在核心的感光元件上,a9 选用 2,420 画素这个基准,不难看出是为了要与 Canon 1D X II 与 Nikon D5 一拼,但却也符合高速摄影中画素不宜太多这个原则。且身为首款堆叠式感光元件的拥有者,在嵌入 DRAM 与 LSI 前端大型积体电路,以及 BIONZ X 影像处理器的加持之下,让 a9 的运算能力可说大幅提升。

▼368.8 万画素的电子观景窗,可说是 a9 本次的另一大亮点。(图/记者庄友直摄)

首先就刚刚没提到的电子观景窗来说,采用 368.8 画素、0.78x 放大倍率,摆在现今也算是前段班,但因应 a9 的运算能力,在开启大连拍状态时,不会有着闪烁或黑屏的干扰现象,观景窗就像没动一样,但从快门的哒哒哒声响,可发现 a9 其实是有在拍照的,光这个功能就够让人吓尿的啊!

▼先前在上市时拍摄的无延迟观景窗,可发现在大连拍的状况下,观景窗画面几乎无延迟,也无闪烁,根本是前无古人的机能啊。(图/记者庄友直摄)

再来就是 a9 此次最大亮点的连拍和对焦机能,连拍最高能达到每秒 20 张的恐怖速度,而且还是在 AF-C 连续对焦的状况,可说是目前第一人外,缓冲区也来到 241 张 RAW 或 362 张 Jpeg 档不卡弹无延迟的规格;至于对焦则配有涵盖画面 93% 的 693 点相位对焦点,相较 a7R II 提升 25% 的新型 4D Focus 对焦系统,在下一段的实战部分,也会做详细说明。

详细技术解说可参考「20fps连拍、693对焦点!Sony全幅微单机皇α9登场」报导

*连拍实战

上次在登台开卖,仅有 MD 走来走去的测试方式实在是不过瘾。此次我们也特地找来目前堪称是台湾极限运动直排轮佼佼者的国手王韦杰协助实测。有着丰富国际赛事经验的他,在本次测试中也做了不少高难度动作,对没多久就要再飞出去比国际赛事的状况下,笔者其实相当心惊啊!所幸测试算是完美结束,且也拍了不少相当精彩的动作!

在拍摄时我采用的是 AF-C 搭配最高速连拍的模式搭配,而 AF-C 中因场地较为单纯的关系,大部份都是以对焦模式:宽的模式,或是弹性扩充定点,搭配移动相机追焦等模式进行拍摄,以下就直接以示范的动作,搭配 Gif 动画与单张照片的呈现方式,让各位能明白 a9 的强大之处。

首先对于极限门外汉来说,最感到热血沸腾的就属腾空的「大招」,本次也请韦杰直接示范腾空的直排轮动作,此时我搭配的是弹性扩充定点模式追焦,拍完整个动作后,检视照片约有 80% 的成功率,当然,部分照片可能是因背景的关系,因此有脱焦现象;但用于一般网页缩图呈现的话,其实也绝对能用。

▼实际请韦杰做出大跳耀的热血动作,搭配 a9 的 20fps 连拍性能,其实已经逼近一般影片的 24p 流畅度了。(图/记者庄友直摄)

▼整体准焦成功率约达到 8 成左右,下方两张照片其中一张为失焦照,要是没有放大检视的话,其实也看不太出来。(图/记者庄友直摄)

▼以下也提供更多韦杰做出的大跳跃动作,真的相当赏心悦目啊。(图/记者庄友直摄)

接下来,我也请韦杰示范滑板、直排轮中也算上乘技术的「滑杆」动作,此时因背景较为单纯的关系,则是采用对焦模式:宽的方式进行追焦,对移动范围较小的滑杆来说,只要稍微移动 a9,就能完全锁定韦杰的移动轨迹并进行追焦,成功率一样也有约 80% 左右,且失焦的照片缩图再行利用,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难度一样高的滑杆动作,改用对焦模式:宽的方式追焦,因范围较小,能有效侦测韦杰的位置并自动进行追焦。(图/记者庄友直摄)

▼以下两张同样有一张是失焦的照片,用于缩图也是相当足够的。(图/记者庄友直摄)

▼现场刚好也有人利用 BMX 单车做跳跃的动作,以更大的单位面积来看,a9 对焦和连拍的成功率可说更无悬念。(图/记者庄友直摄)

*实拍与结论在微单眼发展之初,要是有厂商说重大体育赛事能用其拍摄的话,大家一定会觉得你疯了。不过在近期对焦和感光元件技术发展长足的状况下,已有愈来愈多微单眼产品可以胜任部分的运动拍摄用途;但在 a9 问世之时,好像游戏规则又要被重写了?

a9 一再强调的就是「快」这个字,从连拍速度、对焦反应,甚至在机身的操作回馈上,无非是集结了 Sony 发展 a7 至今将近 7 年的技术结晶,加上自有「外星科技」的加持之下,也让传统高速相机,不仅只有 DSLR 能跨足,讲得夸张一点,也算是跨世代的代表机种了。

坦白说笔者对于高速拍摄的题材并不算熟悉,平常拍照也甚少用连拍来捕捉画面,不过 a9 带来的大连拍从某方面来说,确实是完全改变了类似环境的生态,只要对准观景窗,快门给他按下去,一次就能跳数百张照片出来,还真的很难挑到不成功的照片;不过就是挑图会从数百张开始挑起,比起写文章,此次挑图才是最大的挑战啊 XD

不过因应 a9 20fps 连拍仅支援电子快门的状况下,虽然高感光度开到 12800 也算可用值,但在光线微弱的场馆,或是需要补光的状况下,改用机械式快门,就会变为 5fps 的龟速连拍规格,才能触发闪灯,对笔者来说,这也算 a9 唯一值得拿出来说的缺点;当然,因应体积轻巧,搭配大管镜头所带来的握持负担也该重视,但配上一个小手把就能完全改善,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也算是相当符合吧?

整体来说,a9 的问世确实为技术愈来愈停滞的相机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高速相机不再是传统单眼的天下,且台湾的单机价还是全球最便宜(虽然还是数十万在跳),虽说录影不是强项,不过要是有闲钱,又不想错失任何一个画面的话,或许哪天经过展售店,不妨把 a9 拿起,开启大连拍,眼睛对准观景窗,相信一定会让你眼睛为之一亮的!

照惯例以下也提供此次 a9 的实拍照,想要看更多照片的话,也能点这里进入相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