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绚慧/「为何不爱我?」你是否错把爱人当父母替身

▲「爱」是依恋的进化,不需要追求占有,不需要以控制及胁迫,令对方屈服关系中,爱是需要学习的。图为示意,人物与内文无关。(图/翻摄自Pixabay)

无爱的幼年影响甚钜

心理学的鼻祖之一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说:「一切都没有比毫无生命气息父母,对周遭环境,特别是对自己孩子的心理,还要造成更大的影响了。」而我要说,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父母亲,对社会、对周遭、对孩子的心理及人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难以数算

即使在幼年时,难以感受到父母亲的爱的孩子,在成长历程,透过自己努力、用心的学习爱、感受爱、信任爱,他所要付出的努力及代价,绝对是不小的,无法外界充分说明。

如果想凭空、不费吹灰之力就相信爱,不想付出任何心力及代价,也从不设法由内在疗愈伤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能在关系中真诚地互动,真诚地将自己安放在关系中,这对内心受过许多亲子依恋关系伤痛的人来说,是种威胁,是种提醒他过去伤害存在的危险处境。因此,只要一到关系中,就要小心谨慎任何讯息,防卫任何可能发生的打击,像是:遗弃、排除、羞辱、轻视、控制。

爱和依恋容易被混淆

爱和依恋,是很容易混淆的感受。当你依恋一个人(一段关系)时,你会想占有,会想依赖,会想掌控、会觉得非要对方不可,无法忍受失去对方的任何感受,这种种感觉全会让你认为你很需对方,爱对方。这是是一种激烈的情感反应,要和对方你侬我侬到分不清彼此,才会让你稍微不恐惧对方的消失

而在这种依恋关系中的人,其实所谓的「爱」对方,更深层里是渴望对方「爱」自己,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用自己觉得安心安全的保证,用自己可以感觉到控制住局面的方法,来爱自己。更多的时候,在关系中,不是感觉到一种安心的爱、安全的亲密关系,而是一种焦虑及担忧,很怕对方的难以掌控,很怕对方的消失,不见人影,就会发生抛弃的情况。

这种将幼年在亲子依恋关系中所受的伤害,转嫁到后来的亲密关系的对象,要其弥补、要其保证、要其表现出绝不抛弃也绝不排除的忠诚保证,一而再,再而三。然而,就算保证一说再说,那不安的感受,及害怕受伤的想像,仍不会真正的停歇下来。

而「爱」是人类对依恋的进化。不需要追求占有,不需要以控制及胁迫,要对方屈服在关系中,进退不得、寸步不移。也不会想捆绑对方在两人世界里,杜绝及防止所有外界的进入和联系。

成熟是视对方为个体

如果,你还有印象,大概在成熟(成年期)之前的我们,对关系的态度及方式,就是如此,无法以尊重双方为独立个体的方式,在建立关系及维持互动。较多的时候,所在乎的关系,大多以占有、侵略、剥夺、吞噬、控制、威胁来进行,也很难在关系中体验到一种深层的和谐及安稳。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仍停留在依恋关系的型态中,而不是在关系中,将「依恋需求」进化为「爱」,那么,事实上你仍停留在弥补和填满幼年时对爱的怀疑及缺乏阶段。也就是内在没有被爱够,没有获得爱的满足的那个幼儿,仍存在于你的内在,仍残留许多幼年时的需求,在找寻理想的父母亲替身,渴望获得满足及依赖。甚至,不知不觉中,想要退回孩子的模样、孩子的状态(例如用娃娃音说话、想撒娇、想耍赖、想任性)在关系中,考验对方的耐心、包容心及呵护能力

心没长大将反复受创

如果你已成年,你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生命都是往前进化的,而不是像后退化的。如果我们执迷于心理孩童(残留的幼儿性格)的需要及渴望,甚至让这内在的心理儿童取代了成人的能力,并任由这心理儿童担任生命的主要性格,那么,关系势必会让你反复经历受伤及受创。

想想看,当我们过去的幼童时,生育我们的父母亲,都难以成为理想的父母亲来照顾及满足我们,对其他不是生养我们的人际对象(无论是师长同学挚友情人伴侣同事主管治疗师牧师…等等),既无血缘,也无早年生活经验的基础,却要他们成为代理父母,来弥补及填满,这无疑是最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正视内在伤痛为解方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再去找寻心中执迷要的完美父母亲的替身来满足你、填满你缺洞,而是要真正的看见自己内心的伤痛,了解自己的缺乏及对爱的怀疑,然后以成年的能力及理解力,为自己学习爱自己的方式及态度。如果继续以受害者的角度,控诉世界不爱你,也控诉为什么没有人可以补偿你童年的受伤,那势必是条不归路,是条永远触摸不到爱,也离爱越来越远的道路。

好文推荐

苏绚慧/今年父亲节,找回华人文化中「隐形的爸爸」

苏绚慧 即时评论/凶手是教育出来的!别让孩子以为别人是满足欲望的工具

苏绚慧/现在年轻人很难搞? 其实是你们大人缺乏「感受力

苏绚慧/心理咨商师告诉你 为什么和恐怖情人分手这么难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苏绚慧,璞成心理学创办人总监,璞成心遇空间心理咨商所所长,心理丛书作家。本文转载自《你过的,是谁的人生》一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