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同/马案无罪判决的违宪与错误

▲前总统马英九遭北检起诉之泄密案一审判决无罪,北检批称:北院判决违背法令而将提起上诉。(图/记者杨佩琪摄)

台北地院判决马英九泄密无罪。判决理由称:虽然马英九确有泄密的故意与行为而应成立犯罪;但依宪法第44条赋予总统的「院际权限争议处理权」,马英九系依法令之行为而构成阻却违法。北检批称:北院判决违背法令而将提起上诉。

由于院检都是使用法律用语民众可能不易读懂其中转折奥妙笔者爰代全民撰写「『民间』上诉理由状」暨做诠释与批判。兹分成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一是法院违背审判程序错误适用宪法(即判决违宪);二是马英九主观上只有「『铡王』的泄密犯意」,而无行使总统职权客观作为(即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三是马英九已经造成国家重大损害,而应论处重刑。以下分别说明之:

首先,由于检方论告或在《自由时报》曾有撰文批驳:「泄密案」无关宪法增修条文对马英九赋予的国防外交两岸关系职权;北院遂另辟蹊径而引用宪法第44条做为马英九阻却成立犯罪的唯一判决理由。然则,北院并未调查及记载:马英九哪有符合行使「院际职权争议协调的『法定要件』」?马英九当晚在官邸接受黄世铭的越级泄密上报暨对黄世铭再进行教唆泄密时,除了那句「如果这不叫关说,什么才是关说的『铡王名言』」以外,马英九哪有行使宪法职权的任何作为存在?抑且,宪法第44条所称「院际职权协调」的实施要件是:必须五院先已发生职权争议暨由院方咨文请求总统协调,总统始能出面处理,也才符合宪政体制。如今,王金平始终未丧失立法院长身分而未发生院际职权争议问题;试问:马英九哪有行使上开宪法职权的法定要件存在?北院并未践行调查证据,也未在判决书指出马英九符合行使总统职权的具体理由,竟然迳由法官被告凭空捏造「实施院际职权争议协调的『无罪理由』」;北检所指北院判决违背法令者,厥在此也!

依据大法官第371号解释:法官固有直接适用宪法的审判职权;然则,如果涉有宪法疑义时,依照司法实务惯例,仍应由被告向审判庭声请释宪。如今,本案法官不附证据而迳在判决书上肯认:马英九是在实施宪法职权而应阻却犯罪云云,本案几近法官滥权宽纵被告犯罪。北院适用宪法不符合法定要件的这项审判程序争议,势将成为二审上诉的宪法争议所在。

其次,北检起诉马英九共同泄密犯罪的事证有二:一是关于黄世铭构成泄密犯罪而不符合宪法及行政体制上的阻却事由业经前案判决黄世铭定谳;二是马英九是为了「『铡王』的个人政治恩怨」,而具有主观犯意暨成立犯罪。关于此点,北院判决原本也是认定马英九应该成立犯罪;但是,北院却神来一笔的帮马英九开脱称:马英九主观上是在行使宪法职权而无泄密的主观犯意云云。北院无罪判决应该受到国人挞伐者在此。盖查:马英九始终没有实施宪法职权的客观作为暨本案根本不具备宪法第44条「院际职权协调的『法定要件』」,均如前述;试问:本案并没有客观有利证据存在,法官焉可迳用审判职权而替马英九剖心论断成为「马英九主观上仅只行使总统职权而没有『泄密犯罪恶意』」?司法滥权;国人应该支持北检上诉,其理在此。本文更要指出:马英九就是见猎心喜而完全忘却了宪政体制与法理规范,他竟然不在总统府公然见客而要选在官邸半夜接受黄世铭的泄密;抑且,从马英九「『铡王』名句」中更流露了马英九滥用泄密情资以进行政治斗争的主观犯罪目的,北院岂可予以扭曲成为:马英九主观仅止在行使宪法总统职权而已?!北院不依证据认定被告犯罪事实暨凭空砌筑被告无罪理由,自应构成本案的上诉理由。

最后,本案应对马英九判处重刑。理由有三:一是马英九是假藉总统职权与身分实施犯罪而应构成加重事由;二是总统引发「马王政争」已经造成国家与社会的重大伤害结果;三是被告犯后毫无悔意,而仍一再饰词诿卸刑责。马英九是总统犯罪而属可受公评。关于量刑问题也就可以开放给予国人进行公断;这也正好符合「『人民』参审制」的司改目的所在。(本文转载自《自由时报》)

●作者林宪同律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