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民族主义的真谛
(图/Microsoft Copilot AI生成)
二十年来因民族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并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在台湾社会内,由于闽南族群居于绝对多数,独派政党持续借由煽动该族群的自保意识在选举中得利,反而外省族群会接受「族群不分彼此」这种论点。有相当比例的闽南人常会因民粹的理由而投票给其支持的候选人,最终前面的说法反而只有带来外省族群濒临土崩瓦解的结果,这对于中华民国的永续发展实属不利。
孙中山先生曾说:「外国旁观的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这个原因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一般人民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基于这个主张,有人说:「不要再区隔成什么本省人或外省人,甚至还将汉人分成闽南人、客家人与外省人,大家其实都只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种看法虽然没有大误,但立论还不是很精确。如果台湾的选民只有极低比例的高知识素养者会把孙文民族主义听进去心底,绝大多数人则在投票时还是基于「人不亲土亲」的角度,不管国族理念,只支持自己在乡里从小看到大的人,这类政治人物显然还是持续靠着家族主义与宗族主义在获利。
民族主义有很多种,孙文民族主义其实是种最中道的民族主义。孙文民族主义有取消「民族」的意思吗?不仅没有,而且孙中山先生还主张要建构出一个「大中华民族」,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说:「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再看民国十二年(1923)1月1日他在〈中国国民党改进宣言〉说:「故吾党所持之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显见孙中山先生的初衷在基于壮大中华民国,只有想「团结国内各民族」来完成中华民族。
如果生活在台湾社会,凡属「中华民族」的各族群成员都应该对传承与阐发中华文化有着责任意识,为什么我们在台湾社会不只看见有闽南人的寺庙文化或客家人的宗祠文化,更有着丰富的原住民部落文化与新住民各国文化,唯独不常看见外省人的眷村文化在获得支持与传播呢?因为外省人自己会觉得这有「政治不正确」的疑虑。因此,我们需要恢复外省族群意识,尤其该意识到「我首先是个顶天立地的外省人,接着才能做个堂堂正正的台湾人」,只有这种意识被巩固,接着才能开始来谈台湾社会境内五大族群如何获得团结。
当外省人做为台湾社会的族群获得确立,外省人只有寻觅并结合愿意平等待我的闽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与新住民,大家携手奋斗,才能挽救中华民国于危亡,最终让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是孙文民族主义的真谛。(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