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年前置业珠城,如今资产零收益,只因为……

这是第24个买房故事。

都说在2017年之前在一线城市中心城区买房的,都发达了。

尤其是10年前购入珠江新城房产的,现在人均千万富翁,本期的主角阿鸿就是其中一位。

不过与其他珠江新城业主不同的是,阿鸿的千万资产,是真真实实的“不动产”,卖不动那种。

只因为当年一念之差,选择购入了现在人人皆羡慕的回迁房,没想到成为了他置换的枷锁。

导致他住在传说中的宇宙中心,但每日要忍受3个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

人生第一套房,决定了阿鸿这一生的房产配置。

阿鸿来自冼村,作为村民的他,之前是住在父母名下的自建房内。

而他人生第一次买房契机,大概在07年左右。

那时候亚运会即将来临,猎德大道需要扩建,刚好到阿鸿家也在拆迁名单中,他们可以搬迁到新的一期回迁房,意味着他们几兄妹和父母开启分家生活。

阿鸿父母手上看似面积很多,但几兄妹平均下来,阿鸿从父母手里只分到了60平左右的两房,仅够一家三口入住,因为哥哥当时二胎,父母选择跟大哥住,阿鸿希望岳父岳母搬过来同住,因此他们对三房需求还是很大的。

当时阿鸿有三个方案:

一是将手上面积卖给同村的人,然后去买珠江新城在售新盘的三房,当时尚东美御、保利心语等多个新楼盘都有三房,15000-18000元/㎡的单价,三房价格180万左右;

二是卖出已有面积的基础上,在其他区域置业,当时越秀和海珠的二手也并不贵,60-80万左右就有一套;

三是用手上的资金购入回迁房面积,直接凑成一个三房;

考虑到回迁房售出价格对比同地段的商品房要打个7折,意味着他们的首付资金只有60来万,第一个方案会压力比较大。

阿鸿那时候只是一个维修工人,妻子也是一个售货员,两人虽然有积蓄,但还是需要向亲戚朋友借一点,借款再加上贷款,还有养孩子,意味着两人在未来10年内的生活水平会呈断崖式下降。

而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比较轻松,而当时珠江新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加上亚运会的助力,大家还是很看到这个地段的。

所以思考了许久,阿鸿最终还是选择了方案三,购入回迁房面积凑成一个小三房。

明明住在宇宙中心,但每天通勤3小时。

阿鸿是70后,那一辈人,能考上大专的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大部分都像他一样,高中毕业就出来当兵,然后工作。

的士司机、电工、送货员、保安……阿鸿都做过,后来一次机缘巧合进了一家公司当机械维修师,工作氛围和谐,老板对他也不错,这一做就是十多年,虽然工资不高,但真的在他没有额外收租分红的情况下,养活了一家四口。

所以他的上班的地点,从天河到番禺,再到增城,现在迁到了佛山南海,他都没有想过辞职,上了年纪的他再想找到如此待遇和朝九晚五的工作,比登天还难。

他每天上班时间虽然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但他早上6点就要起床,洗漱和吃完早餐6点30分出门,步行8分钟到地铁站,坐45分钟地铁到浔峰岗站,出来等10分钟公交,最后再搭乘40分钟的公交到厂里;

近年来有了顺风车,阿鸿下班之路才能够稍微轻松点,跟同事拼车20分钟就可到地铁站,再挤一条五号线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7点,一天下来,他有3个小时都在路上。

阿鸿也曾经试过自驾,但是广州高峰期的道路拥堵并不比在地铁上轻松,要经过金沙洲、内环、黄埔大道……等拥挤路段,几次开车下来通勤时间没变短,脚则因为不停踩刹车而经常酸痛。

今年,是阿鸿每日经历3小时通勤的第七年,随着年纪的增长,他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

阿鸿曾经有想过换房,搬离宇宙中心,但回迁房不能对外售卖的特殊性质,导致他无法走上置换之路。

地段王道论,是基于选对产品的情况下才成立。

珠江新城这十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阿鸿是其中一个见证人。

他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看着一栋栋写字楼逐渐灯火通明,看着日渐堵塞的道路和越来越拥挤的地铁站,也看到了曾经相中的房子,从200W涨到1000W。

而阿鸿,则因为当时的一个选择,跟大家口中所说的“千万资产”失之交臂,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惋惜。

这十几年他也有在关注楼市,也曾有多次购入二套的想法,但工资和存款的涨幅,怎么也跟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

对于阿鸿想换房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住在了最好的位置,却想搬走。

但阿鸿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的,而房子最大的价值是“居住”,服务于自己。

他第一次想换房,是因为孩子有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想搬到老城区;第二次想换房,是因为夫妻二人的工作,都在广州西,通勤时间和带娃时间矛盾尖锐;孩子始终都在天河读书,阿鸿夫妻也不可能“以租抵租”,最后是妻子为了兼顾家庭换了工作。

别人口中“千万资产”,10倍涨幅带来的收益也并没有在阿鸿身上体现,在他眼里,这套房子就只实现了最基础的居住作用。

所以买房选择地段没毛病,但前提是要选对产品,没有流通性的房子,在核心地段,也只是真·不动产。

“其实这也不是房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毕竟我当年一步错,步步错。”阿鸿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