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济医院新型复合式手术室 精准固定粉碎骨盆
台北慈济医院骨科医师刘继元看诊。(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72岁的吕先生日前骑脚踏车返家,途中发生车祸,被救护车送至台北慈济医院,创伤小组抢救后,虽然生命征象稳定,但他觉得臀部剧痛,连动一下都没办法,X光检查后发现,吕先生的髋关节因严重撞击粉碎性骨折,髋臼处从前到后碎成好几块。
考量破碎处结构复杂,未妥善处理将有失能可能,且吕先生长年有疝气困扰,肠子脱垂至腹股沟,影响手术视线。骨科医师刘继元先照会一般外科医师修补疝气,再透过新型的复合式手术室(Hybrid Operation Room HOR)中360度影像摄影,精准固定患处,吕先生恢复良好,两周后出院,持续复健,两个月后已能透过拐杖行走。
成人的骨盆是由左骨盆、右骨盆、荐椎三块骨头连成的环状结构,后有荐肠骨关节、前有韧带,为支撑身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的主要部位;左、右骨盆又分别由肠骨、耻骨、坐骨组成,髋臼则是位在这三块骨头中的碗状构造,连结大腿股骨头。由于布满神经跟血管,一旦骨盆骨折,便易因血管破裂引发大出血。
刘继元说明:「骨盆约可容纳3000C.C的血液,一旦大出血极可能发生休克,当病人送到急诊,首要观察生命征象,若血压过低就必须紧急止血、输血,若输血后血压无法回升,死亡率将高达3至4成;若血压稳定,死亡率则可降至1至2成。」
骨盆骨折的发生多为车祸、创伤或有骨质疏松症的年长者不慎跌倒所致,治疗方式则因受伤程度而有不同。刘继元指出,现今骨盆手术已进步到可在臀部侧边和前方耻骨联合处打约2至3公分的小洞,用微创治疗,但仅限于轻微程度的骨折,若是粉碎性或骨折范围过大,仍要以传统方式,在下腹腔或腹股沟开约20至30公分的切口,将器械伸入骨盆腔内固定骨板与骨钉,过程中,需要放射师不断移动X光机进行拍摄、导引,确认骨钉位置。
然而,会选择用复合式手术室为吕先生手术,主要是因为这个新式手术室设有360度的环状X光摄影仪器,刘继元提到:「一般手术室虽能进行X光摄影,但解析度有限,也无法做成动态式的横向切面,增加手术难度和伤及软骨组织的风险。吕先生的股骨头在车祸时直接往内撞破髋臼,患处结构复杂,每根钉子都要钉得非常准确,不容闪失;透过复合式手术室摄影仪器的360度3D立体重组功能,能确保避开血管与神经,固定关节。」
并非所有的骨盆骨折都要手术。刘继元表示,骨盆的骨髓多,活性细胞与血管也多,血液循环快,因此骨头生长速度快,若是骨折处在上下耻骨和坐骨可以不手术,休养两个月左右即能自行恢复;但若患处在骨盆后方及髋臼,则可能造成结构不稳定,无法支撑身体重量,导致卧床或严重失能,不良于行,影响生活品质,因此若不慎受伤,务必配合医师治疗及后续复健,以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