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寺庙「回收宝特瓶制作口罩」分送全国 环保+防疫都兼顾

泰国曼谷近郊查丹寺(Wat Chak Daeng)利用回收的废弃宝特瓶制作口罩,分送出去。图为曼谷街上行走的僧侣。(示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中央社记者吕欣憓曼谷4日专电

曼谷近郊的查丹寺(Wat Chak Daeng)利用回收的废弃宝特瓶制作口罩,近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查丹寺加紧赶工,免费发送口罩给全泰国的寺庙和贫穷民众陪伴大众一起度过这次难关。

查丹寺位在有曼谷绿肺之称的北榄府(Samut Prakan)邦喀造(Bang Krachao)区,和许多泰国寺庙一样,中午的鼓声响起,修行中的僧侣纷纷拿着钵前往食堂,要赶在中午前进食是佛教僧侣的戒律,炎热的5月天因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僧侣们只能戴着口罩,安静地行走。

不过查丹寺有点跟其他寺庙不一样的地方,佛寺后方的空地堆满回收的宝特瓶,志工正在清洗整理分类宝特瓶,再把整批宝特瓶压缩成方块,送上货车,准备送往工厂处理。

▲泰国查丹寺2018年起向民众征求废弃宝特瓶,回收再利用。(示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查丹寺从2018年起开始向民众征求回收废弃宝特瓶,查丹寺的工作人员解释,回收来的宝特瓶要先在太阳下晒8个小时,再喷药水消毒,累积10吨的宝特瓶就送往专门的工厂处理。

处理后的宝特瓶可以和棉等原料一起制作成纺织线,再加工成布,工厂再把布卖回给查丹寺,由查丹寺的工作人员制作成袈裟贩售。由于曼谷空气污染严重,除了袈裟,他们也制作口罩,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烧,到处一罩难求,查丹寺大方把口罩免费送给其他寺庙,希望协助大家一起平安度过这波疫情。

工作人员解释,一个600毫升的宝特瓶处理后约可以做4个囗罩,15个1.5公升的宝特瓶可以做一件僧袍,60个1.5公升的宝特瓶能做一整套袈裟。

▲查丹寺的住持帕农是这个计划灵魂人物致力于减少塑胶垃圾。(示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查丹寺的住持帕农(Phra Maha Pranom Dhammalangkaro)是这个计划的灵魂人物,他多年前就在思考要做些什么来减少塑胶垃圾,尝试很多种回收宝特瓶的方式因缘际会认识了解相关技术的人,查丹寺随后和一间化学公司合作尝试3年,终于在2018年制作出第一件利用废弃宝特瓶制成的僧袍。

查丹寺刚开始回收废弃宝特瓶时必须要靠僧侣挨家挨户收集,后来名声打响,民众会主动将宝特瓶送到寺庙中,从每个月可以回收2吨的废弃宝特瓶,到后来每个月大约可回收15吨的宝特瓶。

▲查丹寺最近加速赶工制作口罩,佛寺在疫情期间依旧发挥帮助大众的功能。图为一名僧侣正在接受民众施舍。(示意图/路透

佛寺是泰国人心灵依托,在疫情爆发的非常时期,佛寺依旧发挥帮助大众的功能。查丹寺雇用邻近社区居民帮忙制作口罩,工资或许不多,但仍然不无小补;而如果一般民众想要口罩,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向查丹寺购买,帕农说,如果真的有穷困民众需要口罩,查丹寺也愿意免费送给民众。

透过这样的方式,查丹寺向民众宣导环保概念及回收废弃物重要性。帕农表示,废弃物可以透过智慧,变成创意的灵感,「当我们能够有效地处理外在的垃圾时,也要注意清理内在的、头脑中的垃圾意识情绪」。

近来因为疫情因素,依靠民众乐捐的寺庙也大受影响,到庙里礼佛乐捐的民众人数减少,过往查丹寺每天基本的水电费都有信徒认捐,现在水电费只能从查丹寺的积蓄中支出,但帕农认为,全世界的人们都遭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在努力地对抗疫情,「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不是问题。」

帕农淡淡地说,现在只要有饭吃,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尽量缩减开支就可以,「要坚强,要抗争,要一起度过这次难关,受影响是正常的事情,但我们要足够坚强。」

►时间存在的意义就是衬托妳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