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偏乡就医得花4.5小时 偏乡C肝治疗不易
▲C肝新药名额剩约2千,健保8月起再给付一款C肝新药 。(图/记者洪巧蓝摄)
健保署有条件给付C肝新药,8月进一步开放第三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由于服用次数与时间减少,医师认为可以增加病人的治疗意愿。特别是国内有些C肝盛行率高的偏乡地区,过去因为就医不便、治疗过程繁复等因素治疗意愿不高,透过新药可望提升治疗的可近性。
根据成大偏乡肝病筛检团访查,台南市以将军区的C肝盛行率最高,特别是马沙沟地区有高达44.1%的居民感染C肝。但是调查偏乡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低,仅有接近四成患者进行治疗。
成大医院胃肠肝胆科主任郑斌男表示,偏乡C肝患者多是长者,常因为交通不便、缺乏家庭支持系统、肝病知识不足等因素没有诊断或治疗。分析台南偏乡地区,马沙沟搭公车到医院需费时四个半小时,更别提更远的阿里山乡,距离医院达68公里,没有公车可达,开车需要近两小时,让长者配合疗程、回诊困难度大增。
台湾肝病医疗策进会理事长高嘉宏指出,传统C肝治疗是干扰素,治疗副作用高,因为要打针、疗程长,在口服C肝新药出来之前,国内50多万需要治疗的患者仅约有一成接受治疗,更别说偏乡患者还有那么多不便。
健保署今年1月让两款C肝口服新药有条件纳入给付,便利程度与疗效都大幅提升,8月起新增第三种C肝口服新药,更只要一天一颗,每个月回诊一次即可。高嘉宏认为这类特质都可望增加偏乡患者的治疗可近性。
健保署编列预算今年共开放接近万名的C肝新药名额,到目前仅剩下约2400多个名额,以近期每天50人申请的速度推算,可能再两个月名额就会用光。医师提醒,符合资格的民众应该把握机会,完成治疗,避免后续演变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