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切入大陆国产化自主供应链 应注意三风险

徐丞毅表示,由于外资切入信创产业并没有明确的条件要求,因此大多由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开立条件,引领进入供应链。一般而言,台商需要满足以下几个主观条件:首先新法人的股权结构上需要跟台湾总部有所区隔,其次必须得将核心技术移转到新法人继续开发应用,再者须确保当地自主制造的可行性,提高在地化供应链比例,最后则是取得该领域信创产业名录的门票。

徐丞毅强调,台商应注意移转的技术必须不违反台湾主管机关对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许可范围。徐丞毅提醒,台商须注意股权被稀释、核心技术丧失以及关联利润分配这三个风险。通常新法人会引进国资委或其基金的投资,若未设计好公司治理制度,将很容易被稀释股权。一旦台商投身国产化供应链,相关技术可能也被迫要开放,竞争对手将更容易获取核心技术。因此如何防范核心技术外流,产品价值链的利润可以合理的拉回台方,都需与熟悉当地实务的税务与法律专家规划讨论,并充分评估台湾主管机关与投资人的意见。

所谓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包括基础设施(晶片、记忆体、整机-伺服器/PC等)、基础软体(作业系统、中介软体、资料库、云计算等)、应用软体(ERP、CRM、OA、办公软体、MES等)、资讯安全(包括安全硬体、安全软体和安全服务等)等四部分。应用场景则包括党政、金融、电信、石油、电力、交通、航空航太、医院和教育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