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场 外商天下

(图/彰化县政府提供)

位于彰化外海40至50公里处的海龙二号与三号风场,近日将由PTSC M&C引进越南财团建造的两座海上变电站的套筒式管架。这项交易是截至目前为止,台湾离岸风电最大的海上变电站合约,也是越南在台湾的第一个离岸风电海上设备工程,意味着继南韩制造商之后,越南厂商也进军台湾风电产业了。

海龙风场是由加拿大商北陆电力、新加坡玉山能源等外商联合开发,预计2025至2026年并网后供应超过1GW电力。离岸风电的水下基础分为单桩式与套筒式等,台湾多使用套筒式。

经济部能源局在2017年以每度5.8元的「优惠收购价」(趸购费率)保证收购离岸风电,这是当时全球最高风电收购价,吸引多家外商投入,但也引发外界质疑,认为趸购价格过高未来恐将造成电价上涨。

蔡政府的说法是,高收购价内含外商技转及扶植台湾风电产业的「补习费」。换言之,台湾是「以市场换技术」,外商要辅导台湾厂商国产国造,建立本土离岸风电供应链。然而,蔡政府缴了高额的补习费后,却没有追究补习班的课程内容,也没有要求补习班要对学生成绩负责。而后发现学生并没有因为补习考上理想志愿,补习班说,学生资质不够好,成绩没办法在短时间拉上来;付出高额补习费的家长则说,本来就没有说缴了补习费就要求成绩一定要突飞猛进啊。

由于蔡政府硬要在2025年实现非核家园,时间压力紧迫,外商取得风场后必须快马加鞭赶工,当然,还要考虑省钱,因此已有海上重工工程经验且报价平均比台湾低3成的韩商,就成了技术和时间都无法达标的台商转单的对象。

尽管经济部规定,2021年起并网的风场必须采用台制水下基础,然而,规定还有一但书是「除非国内无法供应才能申请」,有了这个「例外」,外商转单、砍单都不算违约,因为他们都取得本土厂商和相关公协会的「台厂无法供应」证明;甚至,提出转单的也不是外商,而是那些做不到合约规定的本土业者,毕竟是他们无法如期如质交出产品在先。面对外商庞大专精的律师、会计师和公关团队,本土业者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目前国内两家可以做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工程的厂商:中钢转投资的兴达海基及世纪钢,原先所承接的水下基础工程绝大部分已转给南韩制造商。如兴达海基承接沃旭的56座水下基座已被砍至剩10座;承包CIP彰化风场水下建设的世纪钢铁,则已将46套套筒式管架转单给南韩,未来台厂只做组装及低层次加工,但这样可以算是「国产化」吗?不只水下基础,包括电缆、塔架等也都有韩商的投入。

风电国产化不尽理想,蔡政府一方面解释说是疫情等不可抗力所致,另一方面则辩称趸购费率和国产化政策无关。意思是当初订那么高的趸购费率本来就没有要跟产业国产化挂钩的意思,这是唾面自干、更是撒谎。

蔡总统曾说,台湾要形成坚实的风电供应链、要大赚亚洲的钱。然而,由于蔡政府呷紧弄破碗,台湾的风场几成外商天下,供应链有韩商积极抢单,现在连越南都来了,一旦形成群雄割据,台湾风电产业的前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