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政策只有棍子没有红萝卜 配套措施才是关键!

▲ 环境部长彭启明指出,台湾当前的碳费政策仅有「棍子」而没有「红萝卜」。(图/记者林敬旻摄)

● 张庆华/产经分析师

台湾是贸易依存度高的国家,为鼓励企业跟上国际净零转型趋势,并因应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市场规则变化,政府在2023年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并由环境部今年4月底公告碳费征收的三项子法草案,即《碳费收费办法》、《自主减量计划管理办法》、《碳费收费对象温室气体减量指定目标》。

摊开法规草案检视,却会发现协助企业转型的具体配套措施几乎不存在,难怪新任环境部长彭启明在520上任首日专访提及,台湾当前的碳费政策仅有「棍子」而没有「红萝卜」。因此,有必要参考国际有效作法以弥补草案的不足,确保台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常见的国际净零碳排配套措施。(图/作者张庆华制表)

欧盟:《绿色政纲》挹注巨资 协助能源密集企业转型

作为净零碳排转型的领头羊,欧盟于2023年推出《绿色政纲产业计划》(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计划包含:简化法规流程促进绿能产业发展、放宽会员国补贴本国企业的限制、增加对会员国的产业补助额度、强化绿色产业人才培训、以及确保欧盟竞争市场的公平性等。

举例来说,欧盟运用碳权排放额度收入成立现代化基金(Modernisation Fund),并从中拨款25欧亿元直接补贴捷克当地受碳交易制度影响的能源密集型企业。欧盟对波兰的矿业和加工制造业也提供12亿欧元补助,以弥补地缘政治危机导致能源价格异常上涨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去年下半年,欧盟执委会更通过德国一笔65亿欧元、补贴高碳泄漏风险公司的援助计划,不仅支付公司因应碳交易制度所增加的部分成本,更提供诱因奖励企业采用低污染燃料。

欧盟上述做法看似违背净零排放的原则,大力补贴能源密集度高的产业,但实为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降低经济冲击而采取的务实手段。

▲ 欧盟运用碳权排放额度收入成立现代化基金,大力补贴能源密集度高的产业。在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降低经济冲击。(图/路透)

美国:制定净零排放长期战略 稳定物价并投资新能源

以气候变迁调适政策为主要竞选政见的拜登政府,2021年推出了《美国2050年净零碳排长期策略》(The Long-Term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hways to Net-Zer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50),当中订定明确的净零碳排目标,包含:电力脱碳、能源置换、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碳移除等。

而在此后,美国又于2022年通过了《降低通膨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其中有20亿美元用于协助汽车工厂完成低碳转型,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则能够申请 60 亿美元的补助与税赋抵免,并有100亿美元供予再生能源厂商作为税赋抵免优惠。而到了今年春季,美国能源部宣布再从《降低通膨法案》和《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中提供60亿美元补助,用于协助工业部门减少碳排放。世纪铝业(Century Aluminum Company)就借由该笔资金补助,建造美国第一座新原铝冶炼厂,新式的节能设计与能源使用,将能够减少75%的碳排放。

观察美国政府面对净零碳排目标所采取的作为,可以看出美国推动净零政策时,比其他国家更强调稳定物价,并且大力投资企业进行新能源等脱碳技术的研发。

▲ 美国能源部今年春天宣布再从《降低通膨法案》和《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中提供60亿美元补助,用于协助工业部门减少碳排放。(图/路透)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日本、韩国:国家多重辅导、奖励+活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碳

与欧美相比,日本、韩国净零碳排政策相当重视产业的研究能量,如日本长期提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发补助金,对于成功开发出的新技术,政府也协助企业推广至市场,并且给予研发公司资金回馈。日本政府还运用「J Credit」和「JCM」两种碳信用制度,鼓励企业支援中小企业和医疗机构减少碳排,或是进行海外开发中国家的气候援助。

而亚洲第一个施行强制性碳交易制度的国家韩国,在2015年开始运作全国碳交易机制(K-ETS)后,除了给予高碳排产业大比重的免费配额外,政府也提供补助,鼓励国内重点企业减碳,2020~2021年这两年间,韩国政府总计给出超过1,000亿韩元的补助款。

在原有的减碳措施基础上,日本2023年进一步通过《GX 促进法案》,发行20兆日圆绿色债券,加大投资具备产业竞争力或具经济潜力的低碳减排企业;韩国则正准备启动连结碳排配额的指数投资证券(ETN),有望成为亚洲第一个向散户投资人开放碳排交易的国家。

▲ 韩国是亚洲第一个施行强制性碳交易制度的国家。(图/取自韩国观光公社粉丝专页)

企业低碳转型配套措施不足的台湾碳费政策

对比前文先进工业国家的作法,台湾净零转型配套措施的项目和规模确实不够。例如经济部的「以大带小制造业低碳及智慧化升级转型补助」专案,补助企业购买低碳节能设备,但同时规定企业需自筹五成资金,且上限为3,000 万元。中央政府「2024净零转型12项关键战略行政计划」中,规划对氢能研发、碳捕捉技术各投入新台币约11、12亿元,但此金额远远不及实际所需。

各国征收碳税费后皆有明确的资金运用政策框架,但台湾碳费使用却仍缺乏细部规划——政府收取大量碳费,却无法交代「会怎么花」。台湾碳交易之父李坚明曾估算,若一吨碳费收300元,未来的碳费收入可能高达500亿元,而环境部近期的年度预算仅约100多亿元,质疑「这么大笔的钱,该怎么用?」

「游戏规则」模糊不清,不仅让企业产生「碳焦虑」,更无法发挥引领低碳转型的功效,台湾多数企业目前需要独自承担导入低碳新技术的风险,但是替换制程机组的高昂成本,以及采用再生能源的额外能源花费,却得不到政府的援助。

▲ 仅依靠法规施压,无法实现净零转型,政府应正视当前法规草案的不足。(图/环境部提供)

仅依靠法规施压,无法实现净零转型,面对庞大的投资成本与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企业更需要政府辅导、补助,提出相互合作的积极方案。政府须正视当前法规草案疏漏不足的事实,研议出完整、对企业有利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净零减碳,令台湾企业在全球净零趋势中保持强韧的竞争力。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