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地景节在地农民草编作品 让传统技艺再获新生
▲陈荣贵的「卖大猪,交册钱」,过去农业社会在开学前卖鸡、卖猪,让孩子注册读书,呈现农村生活中辛苦又甜蜜的一面。(图/记者杨淑媛摄)
2017桃园地景艺术节主展区、观音广福里福新路上的千层秘境道路两旁,置放着许多草编作品,相当吸睛。信不信由你,该些草编作品,都是由里内居民所制做,共有20件,以「幸福村落」作主题,将农村生活点滴,以草编艺术呈现,让更多人回味农村生活样貌。
文化局指出,稻草人是农家用来防止鸟类扰乱农作物的装备,是早期农耕生活中,家户随处可见的稻编技艺,随着现代都市生活日益繁忙,稻草编织技艺逐渐为人所生疏、淡忘,借由此次2017桃园地景艺术节「幸福村落」稻草装置,让此项传统技艺再次获得新生。
尤其是,该次活动由观音区在地艺术家林新来老师,教导参赛里民稻编技术,再由民众领取统一发放的稻草材料,于自家进行创作,每位参赛者皆从一捆捆稻草开始,透过家人、亲友彼此集思广益、协力合作,完成一件又一件造型各异、充满创意趣味的稻草装置作品。
▲简连合的「肩挑两代情」,呈现爷孙2代一起从事农作的辛劳与亲情。▼桃园地景节在地农民草编作品,让传统技艺再获新生。(图/记者杨淑媛摄)。
而该些稻草装置作品,有陈德森的「农村乐」,其作品为一骑着三轮车的稻草人,车上载满丰收的农作物,一旁还围绕着鸡、猪等家畜,后面还有人帮忙推车;还有陈荣贵的「卖大猪,交册钱」,过去农业社会在开学前卖鸡、卖猪,让孩子注册读书,呈现农村生活中辛苦又甜蜜的一面;以及简连合「肩挑两代情」,呈现爷孙2代一起从事农作的辛劳与亲情,体现农村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