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净水系统 大溪大嵙崁人工湿地启用

大溪大嵙崁人工湿地3日正式完工启用。(图/桃园县环保局)

地方中心/桃园报导

桃园县政府积极争取环保署补助和县府自筹经费3千多万元,占地广达8.5公顷的大汉溪大嵙崁人工湿地,10月3日正式完工试运转,县府希望这项成功经验可以用于县内主要河域,让县内河川水质更佳,环境更美。大汉溪大嵙崁人工湿地启用揭牌仪式,桃县环保局表示,大嵙崁人工湿地,可截流大溪镇埔顶地区埔顶大排每天1万吨的生活污水,改善下游供应桃园县及新北市民众用水的板新水厂取水原水。透过湿地自然净化,预计每年削减生化需氧量(BOD)64.1公吨、悬浮固体物72.3公吨、氨氮5.1公吨,有效改善大汉溪的水质。配合9月18日「世界水质监测活动,环保局特邀请县内各河川巡守队志工代表及大溪镇国小学童,共同参与本次河川水质监测活动。活动中,安排志工及学童使用水质测试包,检测生活周遭水质之水温、溶氧、pH及浊度

环保局表示,大汉溪大嵙崁人工湿地位于桃园县大溪镇河滨公园南侧的大汉溪大嵙崁段高滩地,施工前是一片荒芜,只有三莺自行车道穿越其间,经过将近1年的封路,重新整地、施工及试营运后,五个有水生植物的湿地池塘,错落在起伏的草坡上,波光粼粼,与远山相互掩映,整个样貌已经和原貌全然不同。

环保局表示,另自行车道及池子边坡间也种植有七里香,可提供自行车骑士有较舒适的骑乘空间,以及防止其进入到池子内。环保局表示,本工程的工程发包费用新台币3300多万元,由环保局发包施工。大嵙崁湿地约8.5公顷,可净化大溪镇埔顶大排生活污水,也可提供民众游憩景点,以及结合学校作为推广环保教育场所。环保局表示,埔顶大排每日截取约1万立方米水量,以重力方式将污水送至下方沉淀池。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再进入人工湿地。环保局表示,人工湿地的部分,包含了第一密植区、开放水域、第二密植区及生态池。

第一密植区,共分成小区大区,小区以种植耐污性的水生植物如天蓝凤眼莲,形成高覆盖度环境的处理单元利用植物的茎叶覆盖水域,以扩充水体中厌氧区所占之体积,并吸附污染物质,以去除污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及悬浮固体。

大区以挺水性水生植物为主,如埃及纸莎、碱草、野马蹄及水竹芋,由水生植物的叶面、根系及土壤内微生物进行净化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以进行第一阶段的水质净化。

开放水域,种植沉水性植物如紫芋头水蕴草、小伞草及水金英,以营造高溶氧、多生物的环境,以物理性地沉降,及生物性耗氧消化为主,因此其具有含硝化菌转化硝酸盐类之功能。第二密植区,以开阔的浅水域,再次密植挺水性植物如香蒲、菖蒲及荷花,利用密盖水面的枝叶,阻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池水中,使水池溶氧值降低,营造脱氮菌生长所需之无氧环境,使经开放水面区硝化菌转化之硝酸盐再转化为氮气。

生态池种植水金针、台湾萍蓬草、苦草睡莲,水质经自然净化后,明显清澈,因此设置平台以便观察停留的水鸟及瞭望大嵙崁段的美丽景致。大嵙崁人工湿地为表面流式人工湿地,由水池、土壤、水生植物所组成,借由转化、吸收、物理及生物等作用机制来净化水质,可有效削减废水的生化需氧量达65%、悬浮固体60%及氨氮50%,每年预计可削减生化需氧量64.1公吨、悬浮固体物72.3公吨、氨氮5.1公吨,有效净化排放至大汉溪的污水之功能。并可营造生物栖息环境,形成湿地生态园区。大嵙崁人工湿地开放后,结合大溪河滨公园凉亭、公厕及运动场等设施,提供民众游憩景点及结合学校作为推广环保教育之场所。湿地靠近游客众多的大溪老街,透过游程规划,可成为大溪观光另一新亮点。湿地未来也规划成立当地巡守队,进行场址维护巡查,及纳入企业认养,提供物资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