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指啥竟惹争议?他揪突显1事重要性:可减少误会

马铃薯在对岸被称为「土豆」。(示意图/Shutterstock)

有立委质询问教育部长潘文忠,知不知道有国中课本使用大陆用语,将马铃薯称之为「土豆」?潘文忠惊呼「台湾教科书怎么可能使用中国大陆的用词?」,出版社若误写,会请他们更正。傍晚康轩出版社也道歉。但有专家强调,课文本身没有不妥,是部分人士出于意识形态而曲解。脸书粉专「兴趣使然的路人」则指出,课文是为了突显生物学学名的重要性,使用「土豆」当作例子不是刚好而已吗?

日前有网友于脸书贴文表示康轩国一下册生物课本「3-2生物的命名与分类」,三格漫画中,学生A说:「上周末跟家人去餐厅吃到一道糖醋土豆丝,超好吃的。」学生B疑惑地说:「什么?土豆那么小又硬,怎么切丝啊?」学生A回答:「啊?土豆很大颗啊?我说的土豆跟你说的土豆是同一种吗?」旁边的解说栏则注明:「马铃薯、花生都常被称为土豆,但两者是不同的物种。科学家为方便彼此沟通,便制定了由两个拉丁文构成的学名,当作共同区分、归类与命名生物的方法。」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仪对此表示,原先她以为康轩版课本是直接把马铃薯称之为土豆,跟台湾习惯不符,就不太妥当,但看了课文后,发现其实只是介绍各地称呼方式不同,出版社并没有错。现在很多餐厅都有一道凉拌菜是醋溜土豆丝,所以让学生知道同一名称指涉不同事物,这本来就应该是素养教育的一环,因为素养教育的宗旨就是「知识要用在生活中」。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土豆底下的解释有3个。(图/取自教育部国语辞典修订本)

兴趣使然的路人今(17日)发文表示,光是看这个章节名称,跟这个漫画,应该就可以猜到编课本的老师想要表达什么事情吧?就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语言对同一个物种会有不同的名称,或是一个名称被用来代表不同物种,生物学家才会为了减少沟通时的误会,统一使用拉丁文学名。

「为了突显生物学学名的重要性,使用『土豆』当作例子不是刚好而已吗?」他直言,一般人就算了,立法委员的理解能力这样真的没问题吗?也有网友指出,连绿媒都在6年前就用「土豆」来称呼马铃薯了,不懂到底还在「中国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