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为土地永续种一片田 蓝染文创将台湾推向国际

图、文/慈济基金会 林佳予

「我在求学时,染色植物都被草草带过。」退休老师郑美淑在任教农工时,初期也只是带过,但好学的她发现:台湾蓝染曾一度为外销重要的蓝靛布料,如今染料植物快没有了。为了维护与钻研传统技艺,郑美淑为蓝染种了2、3公顷田,从种植、采收到完成作品,不用除草剂、亲力亲为,就是为了呵护台湾的土地

郑美淑毕业中兴大学农艺所硕士,曾在高职任职。教科书上蓝染工法的复杂性与文化内涵让郑美淑着迷,2001年开始参加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的相关课程,向研究员马芬妹学习蓝染技术,并另外翻阅古籍,吸取经验,后来在大学、高职等开设染色植物相关课程。

「1936年左右因为大量使用化学染料,染色植物的经济价值变低,染料农业式微…」出了3本染料植物相关书籍的郑美淑,细数台湾染草历史,16、17世纪掌握蓝染料的国家就能成为经济霸国,台湾成为各国争相殖民地…过去先民穿蓝染服装上山下田可防蚊虫瘴气,然而,因制作耗时费工,加上科技进步后多用化学染料,蓝染这块传统技艺面临消失危机。

▼细数台湾染草历史,郑美淑在大学、高职开设染色植物相关课程。

郑美淑介绍植物染料在食品、纺织上的天然原料,并举例:常吃的粉粿,原本都用可食用的植物增色,现在用化学色素1、2滴就行了。

郑美淑的专业是经营农场、休闲农业,先生又对开民宿有兴趣,因此两人在苗栗经营结合蓝染DIY的卓也小屋,场内数百种植物除了适合休憩,还能了解蓝染的制法。

整套蓝染制作的工作量十分繁复,主要分为种蓝、采蓝、打蓝、建蓝四道程序。郑美淑有着台湾人的农业技术、刻苦耐劳的精神,萃取染料的技术也日益精进,2019年国际研讨会上的蓝靛色素品质获得最高分。为了不让植物染褪色,郑美淑坚持每一块布要染30次以上、让颜色吃进布里,郑美淑指出,经过蓝染后的布料耐穿、耐磨又耐洗,自己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已10年都没有褪色。

郑美淑的蓝染作品不仅成色品质好,加上师大美术系毕业的儿子卓子络担任设计总监,把蓝染布料变成时尚感的作品,展出的衣裤、鞋子、围巾、扇子、手提包等,有许多都是出自于年轻人之手。通晓英、日文的卓子络将蓝染作品带到海内外展出、比赛,在台湾,两座机场以及其他县市文创区也有展位,国外人士也常来邀展。

▼卓也小屋内的故事馆,除了陈设生活化的蓝染作品,还有展出各种技法以及相关历史。

2020台湾灯会台中,受邀展出的慈济,主灯就是由蓝染围绕着地球而成,地球两旁的「飞天」出自卓子络之手,而150片68*68公分的蓝染方巾,在灯会期间需在阳光下曝晒至少半个月,身为慈济志工的郑美淑深知慈济提倡环保理念,希望灯会后,所有作品都不被浪费,因此方巾的品质很重要。

▼2020台湾灯会在台中,受邀展出的慈济,主灯就是由蓝染围绕着地球而成。

郑美淑与7、8位慈济志工花了10天完成蓝染方巾。在第一层氧化后再染第二次,至少30次,最后把浮色清洗掉,用了画蜡蓝染、缝扎蓝染两种技法完成作品。元宵灯会前,郑美淑与卓子络与慈济志工在展区用手工一针一针密密缝,从早到傍晚方告完成。技法与原料全是郑美淑无偿提供,也因为品质保证,灯会尚未结束,就有许多人慕名认购灯会展出的方巾。

▼蓝染方巾用了画蜡蓝染、缝扎蓝染两种技法,图为志工先在布料上字。

郑美淑全家一起将台湾传统文化蓝染事业复兴,希望保存台湾蓝染的农业、工艺、历史、文化,到海外参展也希望增加台湾的能见度。郑美淑表示,期待让消费者知道蓝染衣物的得来不易与耐用,因为珍惜,就不会因「快时尚」、成本低而让消费者不懂珍惜衣物。

▼郑美淑(右)与卓子络(左)站在梯子上,协助志工布置主灯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