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故事 饮食文学成显学

艾琳.法兰奇《下厨找回自由》看似是写餐厅、饮食的故事,但骨子里是一位女性摆脱困局返乡创业的生命故事。(新经典文化提供)

电视节目「傅培梅时间」曾是一代人学习厨艺的共同回忆。(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与全球化影响,饮食文学在台湾也在1999年后快速发展,书写内容与主题也不囿于食谱、做菜、美食导引,而是以细腻的文字赋予生活美学新视野。新经典文化总编辑叶美瑶就指出:「过去写美食似乎和正规作家还是不同,但近年慢慢的已可发现,好的文笔对读者而言不会被拘限为『小道』」。

1960年大同电锅上市;1965年傅培梅的《培梅食谱》出版,当时许多留学生带着大同电锅与傅培梅食谱上飞机的画面,曾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随着周休二日、旅游成风气,也有一波美食家带路的书写风潮,然而谈饮食,更多的是状物、写景、叙事、抒情,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很少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到滋味的美好;不直接怀乡,却流露浓浓的乡愁。叶美瑶指出:「文人谈吃,在台湾出版界一直发展得很好」。

于饮食文学耕耘了20多年,人称「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的焦桐指出,自己从《暴食江湖》到《慢食天下》,不论是散文或带着故事性的食谱如《为小情人做早餐》,乃至用食谱形式创作的现代诗集《完全壮阳食谱》,他表示不论自己或台湾饮食文学在不同形态上所做的尝试,都乐见更多可能性。

叶美瑶指出,20年前王宣一在人间副刊发表〈国宴与家宴〉的专栏文章掀起广大回响,当时便一直有人希望她出食谱,当时写饮食与正规「文学作家」仍是不同,但也因为她笔下的家庭馔饮而逐渐打破这样的认知框架,近年随着男性也加入饮食文学书写,以及如蔡珠儿、洪爱珠等人的作品,也改变了读者的看法,「饮食文学不再只是类型或实用书,观察人性的书写和吃美食,做菜,是一样的事」。

「如今饮食文学的定位,在食物之外,最后让我们看到的还是人,好的文笔和不同的见识最终看到的是好的创作者。」叶美瑶以艾琳.法兰奇《下厨找回自由》为例,女主人的秘境餐厅每年只开6个月,不接受网路及电话预订,只能用明信片订位,随机决定谁来晚餐,这看似是写餐厅、饮食的故事,但骨子里是一位女性摆脱困局返乡创业的生命故事。

饮食文学接下来会发展什么样的新貌?焦桐认为两岸都有不少人在写饮食,当饮食书写成为显学,也会慢慢成熟并逐渐看到一些脉络与潮流。叶美瑶则期待更多看似很接近而被忽略,觉得不用深究的在地题材被挖掘,「不论是在地食材或回溯历史,最后都回到:食物要讲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