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学

饮食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乐趣之一,是人生美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对饮食美学的专注丝毫不亚于对学术的追求。这在人类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图片作者冯德祥

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极品的美食,要么以复杂的手段制成,要么食材本身十分珍贵,亦或者食物本身蕴藏的深远意义。满汉全席固然豪华丰盛,但是只不过是数量带来的视觉冲击,风雅人的吃法,讲究精细而不失品味。

图片作者跃芳斋歺饮

食物本身、或是用餐过程、饭后茶余所带来的各种美学感受,我们常说秀色可餐,或者最高评价通常是“色香味俱全”,从视觉、嗅觉、味觉以及心理上得到全方位的满足,从人的五感出发,经过精巧的设计,营造一种全面的、令人愉悦的体验,这!就是美食的诱惑,也是也是饮食的美学。

图片作者冯德祥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物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之外,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不仅创造了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也涵养了非常深厚的美食文化。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与之密不可分。

菜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菜肴的命名讲究意境雅丽,寓意吉祥或蕴含典故。许多菜名寓意吉祥,像“万寿无疆”“发财到手”,预示美好;也有许多菜名出自历史典故,像“宫保鸡丁”“东坡肉”,添加文化韵味。菜名越好听、字里行间越有故事,就越能唤起食客的兴趣和食欲。

图片作者杨月刚

美食与美器协调一致

美食与美器的配搭协调一致,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征。从青铜时代的鼎彝,到汉代的漆器,再到宋代定窑的白瓷,中国历代的陶瓷器皿发展都显示出人们在食器选用上的审美追求。称心的菜肴与造型典雅、纹饰精美的器皿相得益彰,能给人精神和味蕾的双重享受。

图片作者跃芳斋歺饮

医食同源的智慧

“医食同源”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医学认为药膳同治,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食疗养生。像姜、当归等药材,也常出现在日常菜肴中。另外,中国的烹饪技艺也非常讲究,不仅方法繁多,还注重保持食材的原味原形。如红烧、清蒸、煎炸等都是中华烹饪的精华所在。

图片作者杨月刚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一道菜的第一印象,也首先给人饮食欲望。

食物色彩的三大来源

食物原料的天然色彩、食物色素调色和烹色是唐宋时期食物色彩的三大来源。

利用食物原料的天然色彩比较简单,无须赘言。

图片作者跃芳斋歺饮

清代画家方薰在《山静居论画》中说:“设色不以深浅为准,难于彩色调和,和则神奇生动。”故以色彩为重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品,都必须通过色彩的配置、艺术处理。古人为了悦目,在饮食上花了不少的心思,将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运用到饮食生活中,塑形、点染、刻画、花香拼盘、色彩艺术无所不至。中国菜烹饪的核心,即把一盘菜肴当作一件美术作品来做,使菜肴产生感染力和内在的欣赏价值,有时会美得叫人不忍动筷,生怕损坏了这艺术品。不可否认,饮食艺术中所使用的原料色彩搭配有它的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像美术绘画那样随心所欲地调色,配色就成为烹饪艺术调和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

图片作者冯德祥

香——中华饮食的意境

中华美食

香气是醇、酚、醛、酮、酸、酯等类化合物挥发后,被人们吸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所反映出来的感觉。进食之前就感受到食品菜肴的香气,对于引起食趣、振奋食欲十分重要,所以香气扑鼻乃是美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图片作者跃芳斋歺饮

中国古代主要用醋、酱、豉、油、椒、姜、葱、蒜、芥等调料以除去食物原料中的腥膻之气和增加肴馔中的香气,如唐人食用鱼脍时,往往要以食醋去鱼腥气,还要往鱼脍中添加橙丝(或橙齑)等调料以调香。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有一-道“丁子香淋脍(醋别)”,是用醋和丁子香拌和的鱼脍。唐代胡食盛行,胡食多用膻气十足的羊肉,人们多用胡椒去除羊肉的膻气。因此,唐人做“胡盘肉食”时,胡椒是一味必不可少的调料。在唐代社会上层广为流行的巨胡饼“古楼子”,则是在一斤半生不熟的羊肉中间裹上椒豉和酥油以除膻增香。

图片作者杨月刚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美感肇始于味觉,这是因为味觉快感已包含了美感的萌芽,显示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科学认识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上看,味觉的感受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最明显地表现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直觉性、超功利性、个人爱好的差异性)。而一般对色和声的感受,却常常容易夹杂着许多非审美的因素,如单纯的理智的认识,功利的考虑,等等。”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方面讲,味觉是一种复合感觉,它不仅包括酸、咸、甜、苦四种感觉,而且联系着嗅觉、温度觉和对于食物质地的肤觉。古代烹饪大师伊尹论烹饪时说:“鼎中之变,精妙之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吕氏春秋●本味》)这里,饮食中的味就作为通感而成为审美过程中“实不可言”的微妙快感。从味觉的以上特点看,古典美学从饮食文化中升华生成,并不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

图片作者跃芳斋歺饮

总之传统饮食礼仪也是美学

不同的场合也衍生出各式仪式感十分浓厚的饮食礼仪。它规范着人们的饮食行为,显示出一种生活中的美学追求。这些礼仪虽已不像以前那样严格执行,但其中反映的待人接物、井井有条的美德依然值得现代人学习。

文章作者介绍

冯德祥,年轻时就酷爱文学创作,并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而且涉猎颇广,对中国画、西画、文学创作、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均有一定造诣,尤其书法及绘画功底扎实,能够表现多种语境与题材。

后因工作关系放笔三十年,近年来退休又重新拾笔。

现为文化旅游部中国文化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国书画协会会员。

2019年至2020年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在2021年4月经参展活动被艺术家官网推荐具有“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文化荟萃,科技融合,给艺术更多未来,就在逸苑雅趣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欢迎在文章末尾点个“在看”,同时别忘了转发到朋友圈与好朋友分享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