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俄乌战争不会在东亚复制
旺报社评
普丁出兵乌克兰进展不如预期,俄军未能以闪电攻势瓦解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北约(NATO)得以大量武器奥援乌克兰,战事已陷入胶着。俄乌情势牵动美中对抗,许多评论将俄罗斯与中国相提并论,以俄乌比喻两岸。就军事研究而论,俄乌战事对两岸关系或有可参照之处,但就政治层面,俄乌非台海两岸,俄罗斯与中国亦难相提并论。
周边国家互动紧密
不论从近代历史、文化或宗教来看,中国与俄罗斯为异质性国家。中俄在现代化的道路虽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革命,但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志在振兴民族,但高度融入世界体系,俄罗斯自苏联时代就意在争夺霸权地位,依赖能源与粮食输出,与世界贸易疏远。在欧美国家眼中,俄罗斯是奠基于斯拉夫东正教的文明,与罗马天主教及美国新教扞格不入,此无关莫斯科采行共产或资本主义、专制或民主体制。
俄乌冲突背后存在着挥之不去的基督信仰之教派对立,俄罗斯正教会牧首基里尔(Kirill)降福莫斯科入侵乌克兰的决定,视支持普丁出兵乌东为对东正教信徒「忠诚与否的试练」。俄罗斯正教会早在2019年就认定,乌克兰正教会是对俄罗斯「属灵安全」的威胁。
俄罗斯拥有足以与美国抗衡的核武军备,是NATO的心头大患。多数欧洲的非拥核国家无法放下美国的核子伞,NATO在苏联瓦解后,基于「核共享」,依旧是欧洲无可或缺的集体安全机制,此亦构成俄罗斯与欧洲难解的安全困境,彼此难以在冷战结束后走上融合,使俄罗斯成为孤独的大国,缺乏安全感,造成俄国与NATO陷入水火不容的安全关系。
中国与东亚国家周边国家的关系迥异于欧俄关系,东亚国家多数信奉儒教及佛教,但不存在教派对立或宗教战争,而在价值观上求同尊异,共构东亚的人文精神与秩序。二战结束后的东亚虽卷入冷战,中国与美日同盟的关系及在冷战中的角色亦随美、苏对抗的递嬗而转变,东亚未形成NATO与华沙公约组织的集体安全与集团对抗,中国不是美日与美韩同盟的死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年,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世界,中国借此持续深化经济改革,使中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与全球化接轨,从世界工厂转身成为全球经济无可或缺的单一市场,蜕变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玩家,「入世」为改革开放的关键布局。
指鹿为马另有目的
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日本存有差异,因而出现贸易磨擦,并从贸易渗透到科技、金融、政治、意识形态及国家安全等领域,但美国、欧盟及日本难以落实脱钩中国,况且中国在WTO杜哈回合谈判停摆后,积极建构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不缺席东亚经贸整合。
然而,俄罗斯延续戈巴契夫的「改革」,试图接轨世界体系,却对WTO欲迎还拒,迟至2012年7月始「入世」,但未能创造太多效益,俄罗斯体质更未因而改变。俄乌战争后,莫斯科动心起念退出WTO,站回与世界体系抗争的战斗位置。
不论历史或现实,中国与东亚周边关系不是俄国与欧洲关系,北京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意在打破「一家之言」,但非退群世界体系,更不会轻启战端,自断中国与东亚暨世界的关系。日韩及东协国家与中国虽存在安全战略的竞争关系,却仍理性地与中国持续经贸合作。
即将接任韩国新政府外长的朴振表示,将加强美韩同盟,但不能让安全问题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希望以「政经分离、共同利益」的原则,扩大中韩务实的互利合作。可预见「亲美」的韩国尹锡悦政府,不必然「反中」,朴振的说法点出东亚国家无意在「亲」与「反」之间选边美国或中国的战略思维,东亚国家应不会「自我实现预言」与中国一战,自毁区域和平与繁荣。中国不是俄罗斯,中国与东亚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与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不同,指鹿为马的人其实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