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提振陆股先恢复市场信心

社评

自去年底以来,美股及欧股频创新高,失落30年的日股亦重返荣景,台股也在动荡中呈上涨趋势,惟陆股与港股表现最差,投资人颇为无奈。毕竟从基本面来看,大陆经济动能正缓慢恢复中,前景并不差,去年GDP增长5.2%,2024年可能不如去年强劲,但多数预测机构及外商银行都认为会在4.5%以上,刚公布的摩根大通及经济学人不约而同从4.7%及4.8%上调至4.9%。若刺激政策再积极一点,不排除有机会接近5%。

市场经济与管制的两难

经济学人预估2024年全球经济成长仅2.2%,全球低迷的氛围中,大陆表现算水准以上,作为景气橱窗的股市却无法如实反映,应是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性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造成市场信心低落,是陆股积弱不振的主因。毕竟没有人知道,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会不会波及持股,风声鹤唳的心理背景下,无论股民或外资,或降低长期持股,或暂时退场观望,或快进快出炒短线。

大陆游戏股突发震荡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网路游戏管理办法草案,拟订定线上游戏内容与消费机制新规范,以改善网路游戏歪风。立意良善却事出突然,股民大举出脱相关个股,陆港游戏类股纷纷重挫,腾讯及网易当日股价跌幅分别高达12.4%及24.5%,一天内市值蒸发近5000亿港币,损失惊人。

这次网路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及2022年针对线上平台、金融科技及教育培训等一系列整改措施,推出后都造成股市重挫,显见非经济因素干扰现象的严重。特别是欠缺事先沟通、片面更改游戏规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禁忌。它会让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投资人、甚至政策实际执行人员,难以适从。

拥有40多年市场改革经验的大陆对此问题的严重性不会不了解,但在整顿改革的大政策指导下,实不得不为。这是两难的命题,希望降低市场过度利己行为,就得强化改革与监管,但不利市场发展;相反,想要兴利、提高市场活力,就不能不松绑或放宽监管,让企业营利。两者若要取得平衡,政府与企业就要建立红线共识,红线内松绑,逾越红线从严监管,管理措施可以严,但要透明,生效前要有过渡期,企业才会安心。

政府需要发挥点火效应

所幸官方已澄清,文件只是征询意见草案,并非最终定案,相关个股股价也慢慢恢复正常。在当前「稳经济」主旋律下,北京不乐见突发事件横生枝节,愿意即时做出修正。不过,从市场反应及陆股表现来看,疑虑并未完全消除,北京还得进一步思考如何恢复市场的长期信心。

受房地产低迷与一连串整改措施的打击,陆股自2021年底开始走了2年多的空头,短期虽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风险,但不能轻忽其长期的不利影响。长期疲软的股市不仅会压抑企业的筹资能力,更将影响国家整体经济表现。对设定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2万美元)的中共,不会乐见这种情况发生。

信心问题出在对政策不确定性、不可预期的担忧,恢复市场信心的关键,对内在确保政策一致、不朝令夕改,让企业合法权益能获得明确的保障,政策推出前能与市场沟通,做好部委间的协调。同时需要强化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沟通磋商机制,善用中美商务部沟通交流机制,及中欧、中日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平台。决策高层已表态欢迎各国半导体企业和产品进入大陆,执行层次需跟上脚步,争取与瑞士、日本等国尽早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陆股因市场信心不足造成的资金动能不足问题,需要政府发挥点火效应,适时适度端出政策牛肉,提供资金活水,持续的货币宽松措施与财政刺激方案,可诱导民间资金投入。依大陆现有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能量,仍有充裕的底气与空间用来刺激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