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因应去台化 台商留意短期逆风

旺报社评

大陆人民银行在两天内两度开启资金闸门,宣布「全面降准」与「定向降息」,向市场挹注资金。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释出松绑房地产调控的讯息。这样的举动,过去并不多见。特别是当全球正准备进入升息循环阶段、加快市场游资回收步调之际,大陆竟然反其道而行,推出降准、降息与松绑房地产的宽松政策组合拳,着实令外界大感震惊,深怕大陆经济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

宽松组合拳 逆向操作

确实,自第1季经济成长率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新高18.3%后,接连两季大陆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滑,第3季甚至还跌破5%,似乎已透露出些微征兆。常年为北京献策的知名经济学者李稻葵,日前在一场论坛中就公开示警,未来几年可能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艰困时期。原因无他,反复无常的疫情、巨大地方债、产业链迁移,恐怕已对未来大陆经济情势形成极大威胁。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大陆经济长期看坏,正如景气循环理论所描述,短期循环与长期趋势不能混为一谈,景气短期本来就会有波动起伏,但并不表示长期趋势的改变。李稻葵虽对短期情势感到忧心,但他也强调,大陆制度改革正走在对的路上,庞大劳动潜力仍待激发,对长远前景仍深具信心。对此看法,我们深表认同,但仍须提醒台商,面对短期逆风,须持戒慎恐惧心态。尤其是在两岸关系紧张、缺少沟通与对话当下,台商处境将更为艰难。对想要深耕两岸的台商来说,如何避免误踩因两岸关系恶化而紧缩的政治红线,是必须严肃看待的课题。

台商也必须留意,随着大陆经济逆风期,两岸经贸可能会受到波及,并回头冲击台商获利。今年在基期与疫情转单效应的拉擡下,大陆出口频创新高,前11月累计出口总额首度突破3兆美元,除写下历史纪录外,亦超越2020年一整年2.6兆美元的出口金额。亮丽的出口表现,不只支撑今年大陆经济成长,连带也带动台湾出口。

根据财政部最新统计,台湾前11月累计出口首度跨越4000亿美元,续写历史新高。其中,高达42.3%的比重来自大陆(含香港)。显见两岸经贸链结不但未受政治干扰,反而更为加深,两岸同时受惠。不过大陆经济一旦成长趋缓,台湾出口大陆的美好岁月恐怕就要终结。

抢占供应链 砍台订单

尤其随着两岸官方关系日趋恶化,双方似乎愈来愈不认真对待两岸经贸链结问题。民进党政府基于意识形态,全力操作亲美抗中,自不待言;大陆自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受到美国「去中化」的影响,为避免重要科技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也开始积极推动「去美化」运动,最近更进一步延伸到「去台化」,对台商形成莫大威胁。

换句话说,即使大陆短期对台湾特定产业,如半导体技术、产品与人才有强烈需求,但考量台湾与美国愈走愈近,加上扶植在地产业的急迫性,大陆也不再把台商当作完全可以信赖与依靠的伙伴,甚至开始大砍台厂订单,并用当地厂商取代台厂原本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比如早先陆厂立讯收购纬创昆山厂、蓝思吃下占可成营收近4成的泰州厂,背后虽有苹果分散供应链的考量,但不容否认,大陆想要扶植自身企业、强化红色供应链的企图心,才是真正关键所在。近来大陆官方大手笔注资中芯深圳厂,引发台湾晶圆大厂联电「陆客」红利不再的疑虑,都是同样的道理。

两岸经贸高度链结下,大陆不好,台湾不会好,这是浅显易见的道理。过去30年证明,良好的两岸经贸关系,不只是台湾经济的保证,更是台湾国家安全防护网,明年大陆经济若迎来强烈逆风,台湾经济难免也会大受波及。

不过,台商历经大风大浪,2008年金融海啸后,大陆东南沿海推动一系列腾笼换鸟策略,当时传出台商会倒一半以上,结果台商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茁壮,相信这一次,结果还是会一样。特别是在大陆经济长期看好的前提下,如何抓紧机会、彻底发挥既有产业优势,成为未来大陆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相信台商可以做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