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制服=变相浪费 透过服仪解禁看到教育的本质

▲▼学生穿制服有好有坏,学校可以保留制服、订定无谓的规定,但凭什么立场要求学生遵守?(示意图记者赖于榛摄,与本文当事人无关)

文/王永宏

教育部日前公告修订「学校订定教师辅导管教学生办法注意事项」,针对服装仪容部分增列「且学校不得将学生服装仪容规定作为处罚依据」,让我回想起念书时,每天烦恼穿什么的时光

我时常搞错体育服、制服、长短裤,制服也因为要每天换洗,开着除湿机吹着电扇浪费能源。那时的我常想「只要上了大学就解禁了!」

或许,有人认为制服是避免对家境不佳的家庭造成压力,可是,难道制服不用自费吗?有的学校还统一招标独占市场,学生要买好几套,毕业后也不能再穿,反而变相浪费。

也有人提到废除制服,将丧失荣耀感、顿失共同感,可是,难道这些无形的价值,建立在制服上吗?更有人说统一服装,学生才能专心念书,难道要穿制服才能考100分吗?

不同事情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还有人威吓学子社会就知道,公司要求只能照办,可是学校又不是职业训练所。

教育是过程,而非结果。我们希望培养孩子全人发展,还是强调「等你长大就知道」?争取制服解禁这等小事都能引发各界讨论,遑论校园民主化」的冲击

如何教育下一代青年,我们可以理解学校善意的关心,比如分辨校内外人士、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但多次有教官危言耸听登上新闻版面,无怪乎各界期待「教官全面退出校园」。

教育部并非一纸公文要求废除制服,而是「不能处罚违反服装仪容」。学校可以保留制服、订定无谓的规定,但凭什么立场要求学生遵守?

在此呼吁教会学校听见学生的声音,不仅将相关规定废除,教官也一并退出,成为时代先锋,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让青年学子透过服仪解禁,进一步培养生活美学,不再将制服视为限制,而是看见教育的本质──认同自己、接纳他人,摆脱单一、单调的禁锢,迎向未来多元、多彩的美好。

我始终相信,现在微不足道的事,或许是另一个开始。要盼望下个世代,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有所进步。

作者王永宏,长老教会青年,转载自台湾教会公报》,已获得作者授权提供。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angelique@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