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分3类 医示警「1情况」恐是癌前病变
▲医师提醒,胃息肉要看状况建议切除。(图/达志影像)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息肉」是器官黏膜因黏膜细胞增生而产生的突起组织,除了常见的大肠息肉,其实胆、胃也会出现息肉。医师指出,根据统计,台湾的胃息肉发生率约10%,主要可区分为「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3种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就是俗称的胃腺瘤,被视为胃癌前病变。
联安诊所内视镜室主任徐兆甸指出,胃息肉可区分为3种类型中,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见,约占九成,通常属于良性息肉。这种息肉若小于1公分且非生长在特定位置,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或任何影响。
但少部分息肉则属于增生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需要特别留意。徐兆甸说,增生性息肉成因是吃到刺激性的饮食导致胃发炎或因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于1公分,也属于良性的息肉,比例约占5到10%,若是因为幽门杆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在根除幽门杆菌后,增生性息肉会随之缩小。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就是俗称的「胃腺瘤」,虽然所占比例极低,但被视为胃癌前病变,因为有30%的腺瘤性息肉内部已含有恶性胃癌细胞,发生的原因为「幽门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徐兆甸进一步指出,在发现增生性与腺瘤性息肉之后,首要就是检查胃内是否有幽门杆菌感染,幽门杆菌仅存在在胃部中,多为口经口传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子,因为发炎、幽门杆菌感染导致的增生性息肉,若后续没有治疗,有可能演变为腺瘤性息肉(胃腺瘤),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导致胃癌。
徐兆甸提醒,大肠息肉的生成与饮食有关,但胃息肉的发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体质、发炎和幽门杆菌所致,另外,经常服用胃药也可能会导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体质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后仍有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从30岁起就要安排第一次完整肠胃道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