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招商引资特殊子女安排入学 不一定就是搞特殊化 你怎么看

标题评论丨为招商引资“特殊子女”安排入学,不一定就是搞特殊化

企业相关人员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吸引更多外地资金进入本地,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当地税收,从而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教育局安排特殊人员子女入学,其中一半与招商引资有关。”日前,有网友媒体反映,其质疑这样的入学特殊照顾过度跟招商引资挂钩是否合适。

原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教育局教育科出具了一份《关于现役军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学安排的函》,通知相关各中小学,按照要求发放入学通知书、组织阳光分班落实进班。名单中除了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还有19名入学人员与招商引资有关,人数占一半。

铜官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了该文件真实性,并表示,“招商引资是重大项目的人可以安排(特殊子女入学),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具体的文件有在网上公开过。”

↑《关于现役军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学安排的函》。图据澎湃新闻

教育公平社会敏感话题,而入学公平又是教育公平最直接的体现。所以,当“特殊子女”与“入学”联系在一起,自然引人联想。这份“公函”引发网友质疑,原因也在于此。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高管以及优秀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并不一定就是搞特殊化、耍特权。当地也明确,满足文件中所提的“招商引资企业人才”,是有着具体的明码条件的,只要在执行过程中不跑偏、不异化,严格落实到位,这样的决定背后,反而利大于弊——为企业相关人员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吸引更多外地资金进入本地,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当地的税收,从而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

有了这样的考量,铜陵的做法也就无可指摘了。事实上,在此之前,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贵州省毕节市等都出台过相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在招商引资企业担任高管职务的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一些地方将解决入学问题,当作一种吸引外地资金的优待条件,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优待条件,而是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责任义务。如果连子女入学这一项基本公共服务都提供不了,或者不愿提供,外地企业入驻的意愿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保障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企业要入驻,必然要考虑子女入学问题,这也是人之常情。地方有责任为相关企业工作人员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这一点合情合理

网友的质疑,或是担心教育资源被挤占,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紧缺的情况下。这也反映出,当前不少地方教育发展不均衡,择校热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要化解这种不公平感,让外地资金、企业更踏实安心地到本地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多投入、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