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接受的進步憲法?智利制憲公投為何失敗
智利在9月4日举行新宪法公投,最终遭约62%的民众否决。这一部被以「最进步」来形容的新宪法草案闯关失败,反映撕裂的民意。本集的重磅广播将梳理新宪草案的大致内容和争议,借此回溯智利制宪的历史脉络。 图/路透社
主持:编辑七号、编辑慧仪
「大家认为一部新的宪法会让我们一夜之间变成像欧洲一样,但那行不通。」
智利在9月4日举行新宪法公投,最终遭约62%的民众否决。这一部被以「最进步」来形容的新宪法草案闯关失败,反映撕裂的民意。事后,年仅36岁、支持新宪的总统柏瑞克(Gabriel Boric)接受失败,承诺会尽自己所能、凝聚共识,建立一条新的制宪道路,并且改组内阁。
这一部新宪法草案之所以被形容为最进步,原因在于其保障原住民权利、性别平等、环境保护措施等。不过新宪看似具有进步价值,但是内容诠释相对冗长和模糊,且在由左派主导的情势下,普遍被视为缺少保守派的声音;再加上全民仍未能在2019年的示威之后,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各个议题凝聚足够讨论和共识,因此新宪闯关失败早已在预料之内。
本集的重磅广播将梳理新宪草案的大致内容和争议,借此回溯智利制宪的历史脉络。尤其,在智利公民普遍都有「重新制宪」的共识下,他们对这一部新宪法草案有何不满?而若对新宪不满,智利人要的又是什么呢?
▌请点阅下方收听
支持新宪的总统柏瑞克(Gabriel Boric)接受失败,承诺会尽自己所能、凝聚共识,建立一条新的制宪道路,并且改组内阁。 图/美联社
9月4日,民众在街头「欢庆」新宪不过关。 图/法新社
▌1973-2020年:新宪法公投的由来
过去几十年,智利社会已就「宪法」议题辩论许多次。
许多智利人并不认可现有的宪法,并一直希望有一部新宪法来取代。智利现有的宪法源于皮诺契特政权,他在1973年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左翼总统上台,成为智利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统,任期从1974年到1990年为止。皮诺契特是一位独裁者,在位期间虽然因为执行以新自由主义为主的市场经济政策——如私有化经济模式、砍除社会住宅等——让智利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任内也不惜打压、绑架、暗杀无数异议分子,解散国会、审查言论思想、取缔左翼政党等等。
皮诺契特下台之后,并没有为自己所作所为道歉,同时也因为受到1980年代的宪法保护,而无需负上任何责任。此外,即便下台,皮诺契特仍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也有不少智利民众怀念其在位期间「稳定」、「美好」的经济发展。(相关文章请参考:《智利残酷的亲密正义(下):我爱我恨皮诺契》)
图为1973年,皮诺切的军事政变。其后皮诺切政府对左翼展开镇压、迫害与追杀。 图/路透社
尽管如此,但智利社会与此同时开始转型正义的道路,对皮诺契特任内的人权迫害历史和案件展开调查。在此情况下,随着智利开始经历民主化转型,人们也希望可以改革这个旧有、独裁时代下的宪法。于是,导火线在2019年的一场示威中引爆。
2019年10月,智利首都圣地牙哥的地铁票调涨30智利披索(约新台币1.05元),虽然是小幅度涨价,但在当时通货膨胀、且国家长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这一场一开始由学生带领的示威潮,随后引爆百万民众上街。示威者要求改革养老金、医疗保健还有教育系统,以及还有一个长久以来的诉求:改革宪法。
当时为了缓和与回应民众的不满,时任总统承诺回应公民要求、同意召开制宪会议,让民众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否要重新起草新的宪法。公投在2020年10月25日进行,在选民投票率为51%的情况下,民众最终以7成票数赞成重新制宪;而在2021年5月,在全国投票率只有43.3%的情况下,最后负责制宪的155位国民代表由左派胜出主导——这也意味着,155位代表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压力下完成制定新的宪法。
即便下台,皮诺契特仍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也有不少智利民众怀念其在位期间「稳定」、「美好」的经济发展。 图/法新社
2019年10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地铁票调涨30智利披索(约新台币1.05元),虽然是小幅度涨价,但在当时通货膨胀、且国家长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这一场一开始由学生带领的示威潮,随后引爆百万民众上街。 图/法新社
▌2022年新宪法草案:人民为何反对?
这一部由左派制定、涵盖388条新的宪法草案,一共有178页,约54,000字——与美国宪法对比,美国宪法只有约4,500字——光是要就此在社会上阅读、消化和讨论,就已不是易事。
广义上,新宪法草案制定措施让私有化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建立国家医疗保健系统、要求性别平等、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大幅度提升原住民的权利。其中,新宪也要为原住民建立一个平行的司法系统。此外,新宪法也会改革政府,希望以地区议会来取代参议院的功能,这等于把大部分的立法权力集中在下议院手上。
从媒体立场判断,左派媒体将之形容为「最进步」,但右派媒体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却是抱持相反立场。《金融时报》对此更直接指出,这一部宪法更像是冗长的政治宣言(politica menifesto),而不是简介扼要的基本权利(fundamental rights)。作者认为,新宪内容模糊,且可能忽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例如,新宪虽然涵盖多项包含健康、教育、住房的权利,但在智利全国还有几百万人仍缺少宽频网路服务的情况下,新宪法草案却没有保障人民避免「数位脱节」(digital disconnection)。
新宪草案内容之外,背后的制定者比例也引起争议:在多是左派主导的情况下,少了其他保守阵营的声音,也就代表保守选民无法被有效呈现,对于部分智利人而言,这一部想要「一步到位」的宪法并不符合现实。正如其他年轻人一样,其中一位25岁的选民也希望新宪可以取代独裁时代的旧宪,但他告诉《华尔街日报》:「大家认为一部新的宪法会让我们一夜之间变成像欧洲一样,但那行不通.....结果不是我们要的。」
「大家认为一部新的宪法会让我们一夜之间变成像欧洲一样,但那行不通.....结果不是我们要的。」 图/法新社
然而,这也不是「非左即右」的问题,智利人最担心的或许也是国家认同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新宪大大承认了原住民的权利,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是一个进步的价值,例如给予其他人民没有的平行司法系统。然而。也有智利人对此认为:「这一份草案就像把原住民和智利人隔开来,但我们都是『mestizo』(意指欧洲人与美洲原住民混血的拉丁民族)。」讽刺的是,在智利原住民马普切人居住的阿劳卡尼亚地区内,约74%的人投票反对新宪。
此外,就企业的角度,新的宪法草案保护环境、同时也以地区议会取代参议院功能,这让许多企业担心法律会从此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可能会因此阻碍新的投资进入。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锂出口国,若社会和经济不稳定,这是否又会进一步重创原本经济已经下滑的智利?
与此同时,伴随着公投反对声浪,智利社会也开始自我检讨和反思。尽管2019年的抗议促使了公投发生,但示威者的诉求是否被过度解读了?原因在于当时上街抗议的,或许多是期望未能被满足的城市青年,而非那一群生存都有问题的边缘、弱势族群——而当政府又将前者的诉求视之为「整体诉求」之时,其他人的声音也随之被掩盖。
9月6日,在总统宣布改组内阁之前,几百位智利学生聚集在总统府外示威,要求总统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图/法新社
▌2023年:智利的重新开始?
2023年9月是皮诺契特政变50周年,智利也希望可以在那之前再推出一部全民都能接受的新宪法。经过这一次的试验,当地的学者和专家也认为新的宪法应该要往较为温和(moderate)的方向推进。总统柏瑞克在公投后呼吁将智利置于所有分歧之上,尽快处理新宪法进程,也着手改组内阁。
虽然此次新宪不过关,但是智利人普遍乐观认为还是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同时也给予政府和民间去检视彼此需求的重要机会,也唯有更多的讨论和辩论,才能更有效地制定出反映民意、且在共识下完成的新宪法。
这个过程不容易,且将会充满分歧、不信任、嘲讽,但好消息或许是如今的智利氛围,也正如智利社会学家 Eugenio Tironi 在《华盛顿邮报》笑言:
「智利如今痴迷于宪法话题,我们所有人都是宪法专家了。」
9月4日,宪法公投结果出炉之前,总统发表公开演说,结果现场就突然被一位骑着单车,身穿超人衣服的小男孩乱入。他无视正在演说的总统,一直骑单车在总统周围绕圈圈,这一段影片意外爆红。后来经过查证,发现这一位男童四岁,是寄住在总统家的孩子。他患有亚斯伯格症,目前是由总统母亲的亲戚照顾。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