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訴法修法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讓司法面臨挑戰

司法院代理院长谢铭洋今于第80届司法节学术研讨会上致词时表示,目前司法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项就是宪法诉讼法修法,对宪法法庭运作造成影响。记者王宏舜/翻摄

1月11日是司法节,司法院、全国律师联合会、法务部今在国家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第80届司法节学术研讨会,邀审、检、辩、学界参与。司法院代理院长谢铭洋致词时提到目前司法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项就是宪法诉讼法修法,对宪法法庭运作造成影响。

谢铭洋表示,除了宪诉法外,近年来由于打诈、保单强制执行,造成案件量暴增,以全国各地方法院为例,2023年的新收案件总数达到364万多件,比前一年多了27万件,2024年的新收案件总数,更达到392万多件,又比前一年多增加了28万件,这些暴增的案件量,几乎快压垮了法官、书记官等司法同仁。在如此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下,甚至爆发书记官出走潮,造成人力短缺,并进而影响审判及人民权益。

谢说,面对这些问题,司法院正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包括重新检视并优化行政流程、简化裁判书与笔录、善用科技的辅助以提升审判的效率,并且加强与检察官、律师与学界的沟通合作,共同来提升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的效能。他深信司法存在的价值在于人民的信赖,唯有让司法改革与民众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让人民真正有感,进而赢得人民的信赖,实现司法正义。

今年的学术研讨会以「建构计划审理制度,开展民刑事诉讼新风貌 — 以国民法官案件审理程序为借鉴」作为研讨会的共同主题。国民参与审判制度自2023年元旦实施,有赖检察官的细心举证、辩护人的专业防御,以及法院的公正审理。为强化审、检、辩三方的协同效果,国民法官法特别设计了协商会议、证据开示等机制。这些创新制度提升了诉讼效率,更确保了程序正义的实现。司法院根据两年来的调查统计,已经有超过82%比例的一般民众,认同国民法官能让台湾司法变得更好,虽然如此,「国民参与审判制度成效评估委员会」经过仔细评估后,仍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这些都是未来进一步检讨改进国民参与审判制度的重要基础。

谢铭洋指出2023年国民参与审判案件在各法院收案总数为108件,2024年则增加到165件,而且自2026年1月1日起,将新增加「所犯最轻本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应行国民参与审判的类型。除了国民参与审判外,司法院去年委托辅仁大学进行「律师对司法改革成效认知调查报告」,在全律会协助下对1万多位律师发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律师对法官的信任比率高达83%,对于「审判独立」的满意度更是达到87.6%,也认为「法官问案态度」与「民事诉讼审理集中化」都有长足进步,并认为「扩大民事诉讼强制律师代理」与「大法庭制度」,对于提升整体司法品质有相当大的帮助。

不过该调查报告也认为法官评鉴制度、开庭等候时间、法庭笔录制作效率与品质、侦查中及羁押案件律师的阅卷权、电脑系统稳定度不足、操作介面欠佳都该改进。

研讨会第一场主题为「由国民法官案件准备程序之争点及证据整理开展计划审理」,主持人为司法院副秘书长王梅英,报告人为台北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颜榕,与谈人为台湾高等法院法官陈思帆、台中地检署检察官张凯杰、台湾刑事辩护律师协会理事长林俊宏。

第二场主持人为伊达快乐脚事务所律师钱建荣,主题为「从辩论权行使论国民法官审理计划制度对当事人权益的风险」,由宇皓法律事务所律师郑嘉欣报告,司法官学院刑事导师刘庭维、台北地检署检察官廖彦钧、阳明交通大学科法学院教授金孟华与谈。

第三场主题为「国民法官案件行计划审理之实务思维」,由法务部次长徐锡祥主持,东吴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鼎宣报告,云林地院庭长王子荣、北检主任检察官林珮菁、圆矩法律事务所律师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