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01船」在南大西洋3000米深海 取出黑麻绳状玄武岩
中国46航次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近日在南大西洋海底获得一些形态奇特的玄武岩样本,例如麻绳状、树枝状跟钟乳石状等,还有一些虾、螃蟹等生物。这些玄武岩样本先由深海光学摄影机定位,再透过海底采样设备,从3000公尺的深海中取出,供科学家研究与纪录。
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大西洋航段领队孙永福介绍,南大西洋海底洋中脊裂谷是地球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岩浆由洋壳喷出后冷凝形成熔岩。由于岩浆的成分、黏稠度及流动速度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熔岩构造,呈现出不同的岩石造型。
▼中国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
大西洋航段样品描述员唐鑫表示,透过岩石样本如今的外型特征,可以推断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麻绳状是具有一定黏度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冷凝而成;钟乳石状可能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气体因封存形成空穴,岩浆受重力作用影响下滴形成。
孙永福表示,玄武岩是深海洋脊主要的构成物,如此形态各异的海底玄武岩样本并不多见。目前「向阳红01」船已在南大西洋多个地方采集玄武岩样本,形态和成分多元化越来越明显,对此进行分析比对,有助于研究不同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过程及演变规律,这对研究洋壳发展、地球深部与海底物质和能量交换有着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钟乳石状玄武岩。
大西洋航段为整个环球海洋综合科考的第二三航段,属于国家海洋局「蛟龙探海」工程建设方案的组成部分。「向阳红01」船8月28日从青岛起航,预计2018年5月15日返回青岛。
玄武岩是一种细粒致密、外观呈黑色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矽铝酸钠或矽铝酸钙,二氧化矽的含量大约是45-52%,主要矿物有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属于基性岩浆喷发凝结而成。玄武岩常以熔岩流或岩脉产出,由于玄武岩质的岩浆,流动性极佳,所以有时熔岩流可延伸数百公里。
玄武岩在台湾的分布,最著名的就是澎湖群岛,澎湖群岛玄武岩常以柱、块状熔岩出现,有些柱状熔岩的六角柱状节理非常发达,直径宽达1公尺以上,高可超过十几公尺,是世界上少见的地质景观。
▼树枝状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