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7天死亡数飙破「新加坡一年总和」 医曝星国「6点超狂防疫」

台湾新冠肺炎仅一星期的死亡人数总和,就飙破新加坡一整年的加总。(图/记者林敬旻摄)

文/林韦医师文青医师、马华作家)

有台湾政论节目在说,台湾过去短短一个星期多的时间死亡数就超过新加坡一年多的总和,那考量到新加坡的人口只略少于双北总和,去年那时全世界也没有疫苗,为什么新加坡可以守住疫情社区战场?在这里对新加坡的抗疫经验,做一个完整地整理。

▲新加坡边境管制超严格。(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1. 边境控制新加坡一直都有专责的边境检疫团队。新加坡去年年头也非常快对中国关闭边境,(当然事后来看,并不够快,病毒还是已进入社区)。过后延长所有入境旅客居家隔离到十四天,而且除了特殊案例,都要在防疫旅馆隔离。随着PCR筛检量能增加,对入境旅客的PCR筛检频率也增加,一般来说是扺境筛一次,解除隔离筛一次。

在全球疫情好转的时候,新加坡曾稍微放宽边境,让低风险国家入境者在有筛检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隔离的天数,那时这个国家的list包括台湾。在印度变种病毒大爆发之后,新加坡再度收紧边境,所有国家入境隔离21天,禁止印度旅客入禁,但关得还是不够快,病毒进入社区,政府被新加坡网民骂爆。现在高风险国家旅客抵境,除了PCR检测,也要同步抗原快筛。

2. 社会经济去年在病毒进入新加坡社区后,传染到移工宿舍,发生疫情大爆发,因为新加坡的移工宿舍是多人同住一间,不是一人一间,所以病毒传播地非常快。新加坡政府很快时间将防疫升到最高层级,实施最严格的行动管制,(新加坡叫阻断措施),除必要性行业,(政府公布决定),全民停班停课。政府大量派发财政补助给企业和人民。

在疫情缓解后逐渐放松行动管制,政府开始启用trace together apps,进入所有公共场所都需要扫QR,民众可以通过app看到自己去过的地方有没有确诊者,若有会被警示和提供医疗资讯,(如有症状应去哪里就诊等),也方便卫生部做疫调,隔离有接触史者,(如有必要)。许多企业和学校都通过远距上班上课,商场也改变动线以符合防疫要求等。

在慢慢恢复到正常之际,五月中社区出现印度变种病毒,在每天不到三十例时,政府就再次启动比去年轻微一点的阻断措施,(但比台湾现在三级严格)。

▲新加坡PCR能量高,筛检快速。(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3. 筛检确诊新加坡在去年全国的PCR量能每天只有数千,去年下半年超过四万,现在应该有每天九万。PCR量能增加,会改变医生临床经验,一开始时只有疑似肺炎者才做PCR,过后很快进步到所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的成人,都可以在新加坡的任何的家医诊所做到政府补助的PCR。因为PCR量能高,所以新加坡的PCR很快,一般都在一天内就会知道结果,但在印度变种病毒传入社区后,新加坡政府认为不够快,所以现在所有社区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的成人除PCR快也要做抗原快筛。

去年移工宿舍大爆发时,新加坡政府在做完第一波有症状的移工PCR检验后,再继续对移工宿舍做PCR普筛,也有做血清抗体研究,(学术用)。

4. 轻症隔离PCR确诊者,包括本地居民和移工,会被移动至社区隔离中心隔离至少十四天。社区隔离中心的地点包括大型展览馆,(年轻低风险男性),和防疫旅馆和学校宿舍,(年轻低风险女性)。社区隔离中心有24小时医护人员待命和医疗监控,如定时测量血氧血压体温等,入院前都会被医生看过和问诊和开药,居住期间任何情况都可以得到基本的家医照护,若病人情况出现变化,或任何紧急事故,24小时待命的医生会在数分钟内赶到现场,透过社区隔离中心待命的救护车直送最近的大型医院

社区隔离中心本身后来有对轻症病人再做风险分级,风险稍高的病人,(比如大于三十五岁,或有慢性病史者),会送设备比较齐全的社区隔离中心,(如有24小时远端血氧监测,X光等)。在移工宿舍被完成PCR普筛前,每个移工宿舍每天都会有护理人员到现场,任何身体有问题的移工会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和医生通过视讯问诊。

▲新加坡有7所小学出现学生确诊,教育当局宣布19日起实施居家学习。(图/路透社)

5. 重症治疗阻断措施开始后,新加坡政府第一时间做医疗降载,停止所有非必要医疗行为。合适的医疗机构也被鼓励使用远距视讯看诊,(一般是慢性病的复诊,或是日常家医层级的问题)。新加坡有国家传染病中心,专责Covid治疗,再由其他大型医院支援。通过社区隔离中心的确实分流,新加坡的医院的重症能量在确诊数最多的时候也还有余裕

新加坡在去年疫情高峰也有救护车不足的问题,所以分成紧急救护车和轻症救护车。紧急救护车很快就会到现场如十五分钟内,轻症救护车需要等很久,大概几个小时,(有民间救护车支援),一般是负责移动状态稳定的确诊或疑似病患,等待期间多有医护在现场。救护车都会知道自己的守备范围,该送哪间大型医院。国家传染病中心除了负责临床治疗外,也会提供其他医疗场所技术上的支援,(如制定临床SOP,现场空间规划是否符合防疫原理等)。

▲新加坡已有超过三成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图/路透)

6. 疫苗新加坡很早就透过淡马锡控股投资各大药厂的疫苗研发,所以很快到货,一月时就有Pfizer-BioNTech (台湾说的BNT),后来Moderna也到货。新加坡接种顺序是医护人员/前线人士/机组人员,接种率非常高,应该有超过九成。然后才到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从年纪最大的年龄层开始打,然后慢慢往下,现已有超过三成人口至少接种一剂。新加坡使用各地社区中心的礼堂作为疫苗接种中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不止对病患做到确实分流,对医护人员也做到确实分流,很多前线很基本的劳动工作,其实都是紧急受训后的年轻志工做的,(如采检病患),这样可以万一不幸被感染后重症的风险,(很多医生年纪较大),又可以保留医生的能量在现场待命,处理真正紧急的事情,(比如在疫苗接种中心遇到急性过敏时)。也让医生在不同的防疫阶段,可以做不同的防疫角色。

新加坡和台湾一样是亚洲国家,文化和人口结构都相近,以上防疫经验供台湾医疗专业人士,政府,决策者,媒体和公众参考,希望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