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珊瑚礁… 科学号在西太平洋获大量科研样本

本报讯

正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附近海域执行科考任务科学科考船,15日结束本航次岩石拖网项目作业,从2500米至3500米水深获得数百公斤珍贵的玄武岩珊瑚礁样本

经岩石拖网专案负责人张国良初步分类鉴定,成功捞得的三网样本主要由几百块大小不一的玄武岩组成,还有珊瑚礁、火山浮岩、钴结壳等。

▲拖网作业获得第一网样本后,专案组成员罗青在展示一块刚刚被认定的玄武岩。(图/新华社提供)

张国良说,本次采样区在卡洛琳海底高原和高原裂开形成的海槽内,是卡洛琳海岭、帕里西维拉海盆以及马里亚纳岛弧三联点。这一特殊的构造地貌单元普遍分布着岛弧火山岩和板内火山岩。由于卡洛琳洋底高原的裂解,这里还可能分布着由于板块撕裂而剥离出来的地幔岩。

「玄武岩来自于地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记录了来自地球深部的资讯,是大洋岩石圈演化过程最直接的证据。通过对火山岩,尤其是大洋玄武岩的研究,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可以推断地幔的演化和海山形成的原因。」张国良说。

拖网项目成员罗青则把太平洋比作一锅「海底捞」,「这个很『有年头儿』的『锅』,可以追溯到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据罗青介绍,这个「锅」自地球形成初期就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海盆、海脊、海山、海沟等复杂的地形地貌,其起源和演化与整个大洋的演变息息相关。

船上的研究人员将对收集的样品展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