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牙咬不住!戽斗男开刀变美男

口腔牙齿咬合困难,在门诊中经常可见。医师提醒,早期诊断与治疗很重要。(图/华人健康网)

华人健康网 记者张世杰台北报导

外胚层增生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因口腔咬合困难,及戽斗型外观而饱受困扰。1名16岁的少年阿伟,罹患「外胚层增生不良症」,只有20颗类似乳牙小牙齿,丧失咬合能力,幸好台北慈济团队仔细评估,拟定治疗计划,让阿伟终于能细嚼慢咽品尝食物,外观也摇身一变成美男。

台北慈济医院口腔腭面外科主治医师许博智指出,16岁阿伟到慈济就医时,上腭后缩、下腭前凸,眼睛略有斜视,外型让他没自信外,一般的小牙症状只有2到3颗,但他全口20颗牙全都细细小小像乳牙,咬合比老人更辛苦,出生以来从没咀嚼过,遇到食物只能硬吞。

口腔截补骨恢复咬合

由于阿伟状况罕见,因此特组成跨科团队,利用3D模拟重建、共同拟定治疗策略手术前首先评估患者口腔咬合问题,模拟怎么样把腭骨推回应该有的位置,经过术前正确评估,医疗团队做了上腭骨截骨术、下腭骨截骨术与下巴整形手术,因此在术后,患者可立即得到正确咬合功能,也有很好咀嚼食物能力。

术后阿伟摆脱厚斗人生,终于重拾咀嚼能力,18岁这年实现了细嚼慢咽的梦想,也从老态龙钟的外型,脱胎换骨成自信美男。这项成功的治疗案例发表在全球著名的颜面整形论坛上,获得美、日与欧洲专家询问与肯定。

遗传疾病:外胚层增生不良症】

诊断:常以临床表现,或特殊的面部表征来诊断,但在新生儿时期,因为毛发较少,也尚未长牙,较难以牙齿、毛发的缺少或缺失为诊断依据,通常要到6至9个月大或孩童时期才较易判断。此外,亦可利用基因检查来诊断,约95%之患者可在EDA基因找到其突变点位

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用支持性疗法。由于患者不会流汗家中学校工作地点必须装有空调系统,以避免无法散热而使体温过高;另外,大多数的患者的牙齿发育不良或缺乏牙齿,应尽早给予牙齿矫正治疗并安装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