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抽查8款奶瓶专用清洁剂 2款标示违规
新北市消保官从市面购入8款奶瓶清洁剂产品检测成分,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法规标准,但其中有2款标示「纯天然」,但内含化学物质,却未标注百分比,涉及违规。(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新手爸妈清洗奶瓶中的奶垢,多数会选购标榜「清洁奶瓶」专用清洁剂。为保障宝宝卫生健康,新北市消保官从市面购入8款奶瓶清洁剂产品检测成分,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法规标准,但其中有2款标示「纯天然」,但内含化学物质,却未标注百分比,涉及违规,消保官已移请业者所在地卫生主管机关查处。
新北市法制局消保官洪伯纬指出,特别从市面购入8款奶瓶清洁剂产品,委由台湾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检测,本次抽样检测萤光增白剂、甲醇、壬基苯酚聚乙氧基醇类、PH值及总磷含量等5种项目是否超标或标示不实,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法规标准。
洪伯纬表示,8款商品中的2款产品涉及标示违规,令业者陈述意见后,将陈述内容汇整分别移送台北市政府及彰化县政府卫生主管机关后续查处。如调查结果确实涉及标示违规,可依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28条第1项之规定,处以4万元以上至400万元以下罚锾。
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化妆品应用与管理科助理教授汪晓琪说明,卫福部针对化妆品管理必须全成分标示,而且不论中英文,须由成分最高排列到最低。2款违规商品只有标示主要成分,里面却含有用来调节酸碱的化学制品柠檬酸钠,但用英文写「天然」,标榜纯天然、纯植物性来源,易让消费者误解。
汪晓琪说,不论是配方奶或母奶,里面含有蛋白质与油质,奶瓶使用过后未彻底用清洁剂清洁,奶瓶、奶嘴上会残留奶垢或油质,所以一定要用清洁剂彻底清洗,而且宝宝专用清洁剂应选择天然成分 不要添加有害物质。
汪晓琪补充,奶瓶若未清洗干净,容易滋生霉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甚至会让宝宝拉肚子,引起感染。
洪伯纬提醒,新手爸妈若需添购奶瓶清洁剂产品,购买时应注意有效日期及包装完整性,并详细阅读使用说明,留意是否有需要稀释及稀释比例或不得直接接触双手之警语,使用奶瓶清洁剂后应将奶瓶等容器彻底清洗,以减少清洁剂残留并确保婴儿使用奶瓶之卫生与安全。如使用过后皮肤部位有任何不适,亦请立即寻求相关医疗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