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体经济来了 助陆青圆梦
今夏毕业的陆青王亚鹏返家乡山西创业,8月20日,他和母亲上网直播销售黑玉米。(新华社)
「地摊经济」火热,6月2日,在西安市曲江新区金滹沱二路,经营者在临时摊区售卖食品。(新华社)
石咏琦
假日午后,三个大四即将毕业的女生在北京东单吃哈根达斯,谈到即将离开校园,各个都很兴奋,一个人拿出手机给小伙伴看她的男朋友照片,大家都夸她眼光太好,选这个家里有钱不愁吃不愁穿的,毕业就可以马上去当少奶奶,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另一个说,毕业后无论去哪里也不要去工厂上班,虽然自己读的是机械专业,但是对生产事业又脏又乱一点也没有兴趣。第三个索性掀出底牌说,马上要在西单摆摊,她想要卖小首饰。
对都会小年轻而言,这三个知青可算是代表性人物,大学毕业只有三条路可以选,第一种是结婚,找到好对象,那就一了百了,因为即使自己努力奋斗,结果也不过就是要有房有车,有人都帮你安排好了,何必自己那么辛苦?很现实但也很真实。第二种就是先找个岗位干着,等两三年存点钱再出来创业,因为在职场太累了,整天加班没日没夜,身体都搞坏了,自己做无论如何也是自由的,即使失败再回老家向父母拿钱或者回去当「村播」也没关系。第三种就是一毕业就闯闯看,年轻就是本钱,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其实,在李克强总理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大陆年轻人想投身自己的事业,这股势头已经不可挡了,有许多学校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建立了「孵化基地」也就是育成创新中心,广西的贺州学院就是一例,学校的传媒专业与凤凰网合作建了大楼,学校还拨了一块地,分成很多小办公室给学生创业,大二、大三的同学就会去当地政府投项目,如果成功,就会有5至10万(人民币,下同)的创业资金让他们玩,同学们纷纷以4人一组尝试,许多创业种子部队就此产生。 新个体经济的来源是时代潮流,首先,脱贫致富让农村经济起来了,于是许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们在外地读了书,就可以回到老家创业,他们凭借自己土地生产的作物,加上互联网和物流的推波助澜,很快就能够成立当地的合作社。其次,由于上一代的老人们不再需要支撑孩子的生活,年轻人无所顾虑的可以拚多多。第三,电视媒体鼓励时势造英雄,让年轻人认为自己如果能立个小目标,赚几个亿只是早晚的事。于是,传统就业和创业的二分法,让年轻人来选,他们会选择创业,给自己一个中国梦。只是,要创甚么业?是个难题。
地摊经济成真心向往
对于没有甚么专业能力的年轻人来说,选择服务业是最简单不过的。比方说这些年流行的是网路直播,抖音快手小视频,只要年轻人耍个花样,就可以在手机上注册一个完全不需要本钱的帐号,开始自己的小生意,可以甚么都不卖,每天换不同的衣服在自己的闺房里面唱个歌,也会有粉丝,也能赚点小钱,等到圈粉够多,就可以帮人直播带货,最多可以提成30%,还可以成立自己的公司。一个网红坦白的说,他们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大江南北都会有人找他们,很有成就感。
地摊经济也拉抬了一些人的真心向往,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烟火经济。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传奇故事,比方90后女子夜晚摆地摊每天赚4千,买了奥迪奖励自己;大叔创业摆地摊,一天出摊5小时,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城市都纷纷公布一些地段,让摊主们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摆摊,那些地方不可以摆?
「地摊贷」也来了,标榜「纯信用无担保,秒审秒批,最高60万」,最可笑的是培训界立刻有了新课程新教学内容:地摊学。
同样是卖麻辣烫,你这一摊可以拚得过其他人吗?一条大街上的道路两旁,哪边是阴面?哪边是阳面,你会看吗?哪个时段人流最集中,你自己一个人顾得过来么?事情发展的最后,成了地下经济。比方,比较大的摊贩会暗中通知城管定时来扫街,把不是他们同一伙的全部以违规的名义赶光,等城管走了,老大就自然会出现占据最好的地盘。你呢?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不然就加入他们拿出保护费,不然就知难而退。
不摆地摊,就要开始正规营业,于是展开了「小店经济」发展计划。2020年7月,大陆商务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定位「小店经济」是一个城市总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城市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也是驱动城市经济多元化及创新的重要机制。
大陆在2019年底已经有了8千多万户注册的小店,带动就业约有2亿人,所以此后要在个城市之间,落实好现行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还要给予金融支持,放宽准入条件。
无论是地摊也好,小店连锁也罢,只要是能让年轻人的梦想能够起飞,就值得期待,新个体经济时代来临,将会是线上线下齐发。
作者简介 石咏琦
海峡两岸著名培训师、作家。北京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经济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新世纪形象管理学院及形象大使团创办人、亚洲行政专业秘书协会荣誉会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秘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客座教授、黑龙江工业学院秘书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秘书事务所联盟特聘专家、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华国际时尚美学育成协会常务理事、艺术养生推广协会荣誉顾问、(台湾)国际礼宾亲善协会荣誉顾问、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