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三和青创基地 看见农村的美好
三和青创基地串联青农能量,让农村充满生命力。(三和青创基地提供)
三和青创基地有各式多肉盆栽,看了相当疗愈。(三和青创基地提供)
动员令
桃园市龙潭区三和社区位处山坑中央的平地,曾是已故文学家钟肇政笔下经常描写的场景,但人口外流发展困难,近年来,由在地青年自发组成的「三和青创基地」,以「为青年找一条回家的路」当作核心理念,串联在地特色农业期盼建立共好网络。在大家努力之下,这里逐渐成为游客心中的秘境,不仅可看见茶园、稻田等疗愈舒心景色,还可体验柴烧陶艺与制作多肉盆栽,希望让更多游客、离乡青年看见农村的美好,找回对土地及文化的认同。
今年36岁的三和青创基地执行长廖缃翎,以往从事过餐饮、行销、客服业,25岁嫁到三和后陆续生了3个小孩,老公黄承绍开设「佳和锦鲤园」,从事专业鲤鱼繁殖,对养鱼不感兴趣的她,发现除了带小孩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每到放学时间,看到校门外都是阿公、阿嬷接小孩,廖缃翎才知道和她同年龄层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外打拚,当地剩下人口老的老、小的小,「才发现在这里的生活,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废弃鸡舍翻新 加入绿建筑
黄承绍因为大伯养锦鲤,耳濡目染之下也对养鱼有浓厚兴趣,早期他养食用鱼,后来台湾养殖锦鲤曾盛极一时,从日本引进种鱼后,他与自己养的锦鲤交配,成为可在鱼缸里饲养的新品种龙凤锦鲤,鱼鳍长在水中飘逸特别迷人。但养锦鲤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客人只欣赏不买鱼,夫妻2人也曾为了贩售办展览,一场下来花了30万,但实际收入只有少少3万元。
廖缃翎说,公公认为乡下土地多,可以试着种点东西,但她种什么就死什么,最后发现多肉植物种下去不会死,发展到后来也有上千盆规模,公公为了支持她,改建废弃数十年的鸡舍,邀请中原大学建筑系教授谢统胜辅导设计,以老屋重生为目标、保留红砖墙面加入绿建筑及木头自然元素,以废弃物再利用原则,将残破不堪建筑翻新为现代感十足的空间。
有了足够的场域后,廖缃翎经营的多肉植物规模越来越大,造访的客人增多。她认为,除了自己好以外,其他青农仍有收入不稳定的困境,于是开始寻找政府资源,希望这自家场域能有更多元的发展运用。
同样也在三和社区经营「姐夫农场」的钟志忠,也碰到了相同的问题,他表示,三和不乏认真努力的青农,但大家都是各做各的,他自己经营农场主推体验游程,但却不想触及餐饮服务,每当客人问他「附近还有什么地方好吃、好玩?」往往让他一时语塞。
邀在地长辈 传授客家文化
在桃园市青年事务局辅导之下,把全新鸡舍空间打造成三和青创基地,廖缃翎找来钟志忠和其他青农脑力激荡,策画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像是青银共创工作坊,邀请在地长辈担任讲师教授客家腌干酱文化、竹编技艺;三和生态导览,则是透过生活学习及观察,重新认识家乡;在地产业体验游程,将不同青农所经营的多肉植物、林下经济、锦鲤养殖及和窑材烧等产业串联起来,设计成一日体验游程,青农们彼此介绍客源,纯朴农村再次充满生命力。
青银食堂 农村妈妈好手艺
三和青创基地旗下也有自营品牌绕山花(客家话「游山玩水」之意),食堂提供游客简单的餐饮服务和咖啡茶饮外,也有社区妈妈自制的手工腌干酱,还有衍生的农村文创产品。廖缃翎发现农村妈妈们因为儿孙多半离乡,家里只剩老人三餐都是随便吃吃,长辈们的好厨艺无处可发挥,她找来这些客庄妈妈,原先希望她们成为食堂固定班底,无奈大家因为年事已高、体力无法负荷,转个方向成为社区厨艺小老师,偶尔举办青银食堂邀请小朋友和长辈们学习制作客家美食。
三和里长谢金棋说,农村经过几十年的沉寂,有了这群青农带进生命力,也让人看到年轻人不一定崇拜都市生活,有人愿意回到家乡将土地活化,设法让产业发展起来,因为他们愿意回家,也让长辈们感受到安全感,大家靠着自己的故事与游客互动,让更多人愿意多停留、多听听三和社区的故事,「他们让三和所有居民看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