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拾豆屋 在地青年聚集所

仁寿(中)、游焰炽(右)及谢志伟(左)将凤林老屋打造成地方热点之一的「拾豆屋」,展售在地小农友善耕作农产品手作工艺品,并作为在地青年聚集所。(罗亦晽/专题报导摄)

凤林镇成为全台首座「国际慢城」认证小镇后,游子渐渐回流,5位「斜杠中年」利用曾是莺莺燕燕聚集的「喜乐亭」酒家,打造成地方热点之一的「拾豆屋」,除展售在地小农友善耕作农产品及手作工艺品,并作为在地青年聚集所,盼能借助人潮老街重新活化轮廓

郑仁寿4年前辞去竹科工程师工作,回凤林老家陪伴独居老父亲,认识将拾豆屋做为创作雷雕水泥工艺工作室的游焰炽后,在「拾豆屋」贩售自产自销的有机豆制品

由于2人皆是从外地返乡,也都想为凤林做些什么,结合另3名有相同意念的返乡友人,将「拾豆屋」作为一个能开读书会的地方。

虽然背景不同、关注重点不一,随着在凤林生活,5人发现有经济收入才能长远持续发展,「一个地区存在一个热点是必须」,除了老屋,食物亦能成为热点,5人整理老屋,去年2月「拾豆屋」开张后,因老屋韵味独特,瞬间成为地方新热点,除了维持工作室性质,同时也展售在地青年工艺品、农特产品等。

游焰炽也在屋内设立读书空间陈设5人收藏书籍居民游客翻阅,屋内另有个尚未整修的空间,未来将作为教学空间,开设手工课程让游客把手作物品及回忆带回家

郑仁寿坦言,曾透过凤林镇所提出地方创生计划,最终失败收场研究地方创生期间,发现凤林老屋及特色食物能成为吸引人潮的热点,希望游客到访不是走马看花,而是深度认识凤林。

郑仁寿说,凤林随处可见许多老屋,虽有部分已申请文资身份认证后得以保存,但仍有些房子岌岌可危,未来若财力足够,陆续整理把街坊邻居记忆拼凑起来,作为打工换宿场域,利用人的流动活化街区,同时串联附近传统植物染布、酿造酱油等工作室,让游客透过手作认识地方,成品也可作为「欧咪压给」,带回家后向更多人诉说专属于凤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