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检测Ct值大于30可解隔离?看懂背后道理

Ct值大于30可解隔离?看懂背后道理。(示意图/Shutterstock)

今年4月底,台湾首度出现防疫旅馆员工染疫华航诺富特确诊员工案1120),4月17日陆续出现咳嗽、流鼻水、食欲不振、呼吸缓等症状,曾3度在同诊所就医但都未通报;4月27日自行到医院求助,诊断出肺炎立即通报收治住院,PCR检验阳性确诊,Ct值高达21,属于「强阳性」。最近万华地区不少确诊者Ct值为12、13,这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今年5月以来,本土疫情日益严峻,指挥中心疫情记者会成为许多人下午2点必看的直播,许多专家提到Ct值,到底什么是Ct值?为什么Ct值愈高愈没有传染力?到了34、35,甚至可以解除隔离。

Ct值英文全名为「cycle threshold(CT)value」,中文又可称为「循环阀值」,这是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实验室中,透过病毒核酸检测(PCR)之后所测出来的数值

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新冠病毒非常微小,仅约流感病毒的10分之1,想要监测病毒RNA的浓度,就必须透过PCR多次复制特定基因,放大观测

每将病毒放大1次就是1单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以Ct值18为例,就是指2的18次方)。如果确诊者体内病毒RNA浓度很高,进行PCR检测时,只要复制几次就能观测到病毒,此时Ct值数值相对较低,显示传染力较高。

相较之下,许多确诊者感染时间较久,体内病毒浓度相当低,在做PCR检测时,就必须重复复制好多次,才能观测到病毒RNA浓度,这个时候Ct值数值就较高了,却也代表传染力低。

一般来说,确诊者出现症状时,Ct值较低,显示刚被传染,体内病毒浓度较高。在染疫14至20天后,Ct值逐渐变高,如果到了30以上,传染力相当低。

每将病毒放大1次就是1单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以Ct值18为例,就是指2的18次方)。(图/NOW健康提供)

指挥中心持续修正解除隔离的Ct值标准,最初期标准为采取3次采检阴性,始能解除隔离;第2次修正改为2次采检阴性。今年1月则规定,只要Ct值大于34,就符合解除隔离的规范目的在于让患者尽快出院

今年1月标准「如果患者发病10天以上,且症状缓解至少3天者,加上2采阴性、或1采阴加上1采Ct值34以上或2次采检Ct值需34以上,即可解除隔离。」

近半个月来,本土疫情严重,指挥中心又松绑了解除隔离标准,指挥中心专家小组召集人张上淳表示,之前采检确诊Ct值,订定大于等于34,「订的有些保守」,一般来说,Ct值大于28以上,就培养不出病毒。

由于近日疫情严峻、本土个案多,病房需求较多,张上淳说,不应该再将较无感染疑虑病人留在医院,Ct值大于30相对安全,这类患者可以出院,回到社区自主健康管理1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