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最新论文:关键10天感染者级数暴增
由大陆疾控中心制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图/环球网)
近日中国大陆疾控中心准备发表的一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论文指出,在12月底的关键时刻,湖北已出现104名感染者,10天内增加653人,再10天又暴增5417人,接着在1月底的10天中感染者彻底爆发,新出现了26468人发病。可看出新冠肺炎感染的人数几乎是等比级数地往上暴增,速度与规模非常惊人。
据《环球网》报导,论文预备发表在大陆医学学术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由大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回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所撰写。这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论文,针对2020年2月11日前总共7万多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含4.4万余个确诊病例,1.6万余个疑似病例,1万多临床诊断病例和889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分析。
新冠肺炎病例发病与确诊分析图表。(图/环球网)
报导说,论文最大亮点是通过对72314名病例中的44672个确诊病例进行发病日期回溯,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分为了5个不同的时段,自12月底,大约以10天为一个阶段。结果显示,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武汉和湖北就可能已经出现了104名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并在之后10天增加了653人(其中88.5%在湖北省内),然后再在2020年1月11日到20日之间又暴增5417(77.6%在湖北省内),并在1月的最后10天里彻底爆发,新出现了26468人发病(湖北占74.7%),但随着防控手段的升级,在2月的前11天里新增人数放缓到了12030人。
论文指出,1月11日至20日这段时间新出现的5417名新感染者,当时大陆卫健委高级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尚未宣布病毒可以人传人,但很多武汉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到大量发热病人时,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这些担忧,却未能及时转化为有效的防控措施。直到1月22日,湖北方面才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回应。
论文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内容,是首次分析了截至2月11日共1688例医护人员的确诊病例。从资料来看,医护人员的感染周期与整体上疫情爆发的周期非常吻合,即2020年1月的初期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但情况当时并不严重,但2020年1月中旬开始,感染者就出现暴增,并在1月的最后10天迎来大爆发。不过,这1688名确诊的医护人员病例中,85.4%的人都是轻症,病死率低于其他病例,原因可能是这些医护人员为在职人员,年龄普遍低于60岁。
论文还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和传染性。通过分析7万多名病例,论文得出的「粗病死率」为2.3%,其中湖北省内为2.9%,但湖北省外则为0.4%,两者相差7.3倍。其中差异主要在武汉防控措施没有及时到位,很多社区病例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病患平均要等9.84天才能入院,错失治疗最佳时机。
论文最后说,尽管截至2月11日显示的疫情形势趋于下降,但疫情尚未结束,尤其是复工后大量人员流动与接触,增加了新冠肺炎传播风险,必须继续落实好社区和劳动场所等为单位的首例病例的发现和处置,防治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