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装支架术后影响生活 体外反搏治疗增强「第二心脏」

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廖照峰表示,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有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咨询医生评估。(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提供/李忠一宜兰传真)

宜兰县林姓男子因心肌梗塞发作,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以心导管手术并放置心脏支架治疗,但林先生术后仍感呼吸急促,经院方评估后,林先生接受体外反搏治疗(EECP),生活品质也随着心脏功能改善而提升。

阳明交大附医心导管室主任廖照峰解释,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通过利用压脉带于患者双腿进行反向搏动;腿部通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在体外反搏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由增强「第二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脏冠状动脉的灌流,降低心脏工作量。

廖照峰表示,治疗过程无需住院,并可扩大微小的血管网络来发展新的道路,尤其在堵塞动脉附近增加其血流,以非侵入性方式填入空气与放掉的过程让心脏更容易运作,加强血液循环。

院方说,体外反搏治疗对于改善心衰竭症状和生活品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证实,除了改善心脏功能外,体外反搏治疗还对其他非心脏科疾病也有积极影响,如脑中风复原、自律神经失调、突发性的耳鸣或耳聋…等。

廖照峰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纵然疗效佳,但仅适合做为辅助治疗,患者仍须遵循医嘱配合用药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关键,对于有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咨询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