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失联上兵棘手 或能开创新互动模式
1986年5月3日,退役飞官王锡爵驾驶华航波音747货机,无预警降落广州白云机场。事隔两周,两岸展开谈判接触,撼动了蒋经国的三不政策,也助推隔年1987年,两岸开启民间交流和开放老兵赴陆探亲。图为1986年05月23日,副机长董光兴、机械员邱明志驾驶被正机师王锡爵劫持的华航货机返抵国门。(本报资料照片)
金防部二胆陈姓上兵失联,在两岸官方沟通中断,陈又具军人敏感身分下,如何处理,此事显得棘手。回顾1986年的王锡爵华航劫机事件,或是1990年《金门协议》,当年都是棘手事件,但两岸因接触谈判,反而突破僵局,使得往来进入新阶段,这些前例对处理陈兵失联案,应有启示性。
陈兵失联,究竟要定性为逃兵、意外落水或叛逃?让国防部伤透脑筋,至今仍未把话说死,国台办也未回应记者提问,主流陆媒同样选择噤声。
1986年5月3日,退役飞官王锡爵驾驶华航波音747货机,本来要从曼谷经香港飞回台湾,却无预警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因为思念大陆家人,而决定飞往大陆定居。
当时蒋经国总统对大陆仍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一开始不情愿、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大陆接触。隔了两周,双方才展开谈判,由华航派代表赴香港与陆方谈判,完成交回飞机、机组员和货物的任务。
华航虽是民间公司,但整个过程背后均有政府授意,该次谈判接触,撼动三不政策,也助推次年两岸开启民间交流和开放老兵赴陆探亲。
1990年9月的《金门协议》,当时是为处理大陆偷渡客遣返的问题而谈,由两岸红十字会负责人的名义签署协议,体现「务实原则、灵活策略」,我方国防部作战次长邓定秩中将和陆方的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乐美真,分别以「红会顾问」和「红会理事」身分参与谈判,形式上是红会接触,实质上是两岸最高当局都认可与授权所完成的协议文件。
《金门协议》成为两岸执行遣返任务的依据,也是日后签署《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合作协议》的雏型。
回到30多年后的今天,海基、海协会已经制度化运作,也一度拥有畅通的联系管道,尽管陆方心底仍不愿与台湾进行官方接触,但就像两岸共打协议或重启直航航点,仍愿务实处理事务性问题。陆方势必得将陈兵还给台湾,在过去两岸累积的政治智慧和经验上,海基会也应更积极,或许能再开创出新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