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公器沦当权者打手 埋葬社会公信力
过往选举民调都是特定机关经过严谨调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数据,近年来民调的公信力却备受质疑。图为桃园市产业总工会6月15日表达诉求,「不要只关心桃园民调高低,民进党请在乎基层问题!」(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民主发展数十年,选风没有精进,反而更加败坏,连应该要维持公正的司法、警察单位都被扯下水,用《社会秩序维护法》查水表制造寒蝉效应,又或者是发布假民调带风向,负面选战越打越下流,越打越不择手段,滥用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公器的结果,实际上却埋葬了社会公信力。
司法、警察单位理应独立于政治之外,秉公办事,近年来却沦为政党打手;比如艺人郭彦均5月在脸书转发医护友人心声,谈到「很多孩子走了」,行政院长苏贞昌就放话要查,台南市议员王家贞前年爆料有伪造三倍券,也被依《社维法》送办,虽然王获免罚,郭也未被约谈,但过程中已经产生寒蝉效应。
蔡政府面对人民提出异议,把质疑都打成是造假谣言,搬出《社维法》来恐吓,就是把法律当作是当权者用来打压不同声音的工具。民进党多次以打击假消息为名,恣意挥舞《社维法》大刀,铲除不同声音。
司法像皇后的贞操,不容丝毫怀疑,但台湾司法却因屡次配合政治操作,公信力摇摇欲坠。除司法外,过往所谓选举民调都是特定机关经过严谨调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数据,近年来选举民调却沦为选举放话带风向工具。
现在的民调变成为特定阵营辅选,举凡引导式问卷,样本不明,加权、计算不平衡的民调,各种自称民调公司也是如雨后春笋冒出,实际上具有专业公信力的单位剩多少?
当司法跟民调丧失应有的客观公平性,借此诈骗选民的选票,司法成了掌权者打压异己的工具,民调则成为了误导民众的文宣品,就算达到操控选举的效果,本该肩负社会公信力的民调与司法都沦为政治操作工具,将来还有什么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