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夜跑不怕中暑? 壮男跑到一半高烧昏迷「六亲不认」
▲夏天晚间温度高,参加星光夜跑须适时补充水分,以免中暑。(图/示意图/倪姓网友提供)
近年来路跑蔚为风潮,一年赛事可高达50几场,有些民众因害怕被晒到头晕,往往会选择「夜跑」挑战极限,殊不知夏日晚间因温度高,反而更容易造成中暑。21日就有一名30多岁的男子,参加大佳河滨公园的星光夜跑,在晚间7点50分中暑昏迷,送医时发烧到41.6度「六亲不认」,整整过了4小时才恢复正常。
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医师表示,这名30多岁的男子平时有运动习惯,平常多跑5K、10K,这次是想趁的夜间凉爽,挑战极限21K,却在跑了15、16K时晕倒,因为高烧昏迷,直接被送进加护病房,虽然不久就清醒,但因为大脑太热产生「急性脑病变」,他不仅不记得自己是谁、住哪里,连自己有没有家人女友都不知道,直到4个小时大脑「退烧」,意识才逐渐恢复。
▲开始夜跑前须注意当天的温度及湿度。(图/夜跑示意图/倪姓网友提供)
朱柏龄说,许多民众多有错误的迷失,认为在晚间跑步比较不会中暑,但白天路跑通常从上午6点开始,夏天的清晨气温大约26度,跑到中午结束约32度,虽然会越跑越热,但暴露在高温的时间并不长;反之,夜跑开跑时的多订在下午5~6点,夏天傍晚气温32度,到晚间11点结束,气温顶多回到30度,虽然少了太阳曝晒,但整个路跑过程却一直处于高温之下,假如当天湿度过高,选手水分又补充不足,就容易引发中暑。
路跑水分流失快,一般建议15~20分就要补充200~300c.c.的水分,但这位中暑的30多岁男性,跑了2个多小时却只喝了3次水,跑到最后只觉得「好累喔,都不流汗」,随后就昏倒失去意识。
▲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医师。(图/朱柏龄医师提供)
朱柏龄说,21日的星光路跑共有4人中暑,除了该名男子被送往三总外,另外3人被送往淡水马偕,只有1人到院后马上清醒,另外2人送医后昏迷抽搐转往加护病房治疗,直到隔天清晨才脱离险境。
「当热指数(气温+湿度x0.1)超过35时,无论白天或晚上,都容易发生中暑。」朱柏龄建议,民众参加路跑前多留意天气情况,如果在跑步过程中感觉身体疲累,汗却「越流越少」,且有头晕、呕吐、意识不清等热伤害症状时,就要怀疑是中暑前兆,应尽快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水喝,以免身体「烧起来」,赛事还没跑完就昏迷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