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头加持 钠离子电池"火了" 哪些是正宗概念股

宁德时代宣布将于7月份发布钠离子电池,引爆了一众概念股

5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将于2021年7月份左右发布。

受此消息刺激,中盐化工华阳股份圣阳股份、山东章鼓等24日盘中强势涨停,中国长城涨7.26%,欣旺达涨4.62%,而宁德时代则上涨3.3%。

什么是钠离子电池

资料显示,元素周期表上,钠与锂同属于碱金属主族,拥有与锂相似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与锂离子电池类似,依靠钠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可逆地迁移实现充放电,正极和负极均由允许钠离子可逆地插入和脱出的插入型材料构成。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进展相对缓慢,2010年前后学术界开始重视钠离子电池的研发,2015年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开始迈入商业化进程。

华金证券研报中出,钠离子电池的三大优势:1、钠是地壳中第六丰富的元素(前六:氧、硅、铝、铁、钙、钠),海洋中拥有丰富的钠资源,钠元素在全球的分别非常均匀,地球中的钠含量占比约2.5%-3.0%,大约是锂元素的1000倍。2、钠离子不会与铝形成合金,所以钠电池的负极可以用金属铝箔作为集流体双铝集流体不存在过放电问题(锂离子电池负极是用铜集流体,重量和价格上均大于铝)。3、钠盐电导率高于锂盐,达到同等电导率情况下,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可以比锂离子电池的低,因此钠离子电池可以采用低浓度的电解液来降低成本

钠离子电池的主要问题:1、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导致钠离子无法嵌入石墨材料。钠离子电池需要采用硬碳或其他负极材料,能量密度低于石墨材料。2、更大的尺寸使钠离子,很难嵌入发生化学反应所在的电极晶体结构中,导致钠离子的移动速率就比较慢,影响钠离子电池充、放电速率。3、钠离子嵌出电极的晶体结构也较难,导致电池可逆性差,能量密度利用率低,多次充放电后的能量密度下降速度快。4、主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MnO、4Na、3V2(PO4)3Na2Fe2(SO4)3等,理论能量密度不及三元锂,实际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低。

能否替代锂离子电池

据悉,钠离子电池并非全新电池技术路线,其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从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中可以看到,锂元素排在第3位,钠元素排在第11位,因而锂元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少,对应电池能量密度更高,锂元素更适合作为能量的载体。

中信建投指出,根据相关分析,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相比于铁锂稍差,但是成本具备一定优势(约1/3),低温容量保持率更高,耐过放能力强。和铅酸电池相比,则除考虑回收的成本无优势外,其他方面的技术指标实现全面大幅超越。经推测,如进展顺利,钠离子电池有望大幅度取代铅酸电池,甚至部分替代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有潜力用于储能电站、备用电源、电动自行车、低速乃至稍高性能指标电动车。

中泰证券认为,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未来应用场景或主要集中于储能、低速新能源车及小动力领域,锂离子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假设在2025年储能需求达到90gwh,钠离子电池在渗透率达到30%-80%,则碳酸锂需求量约减少1.70-4.54万吨,而碳酸锂届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钠离子电池的应用不改碳酸锂中长期高景气周期。

华金证券亦认为,钠离子电池技术是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但考虑到其理论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锂电池,该短板或将导致钠离子电池永远无法在高端车型上实现大规模的应用。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市场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实现部分替代。

概念股有哪些

受宁德时代的加持,相关概念股集体大涨,A股市场上,哪些是“正宗”的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呢?

资料显示,中盐化工拥有世界产能最大的金属钠生产线。资料显示,中盐化工主营以精制盐、工业盐等为代表的盐产品,含以金属钠、氯酸钠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2020年全球金属钠产能装置约16.05万吨。其中,国外2.8万吨,国内13.25万吨。公司金属钠产能6.5万吨,占全球产能的40.5%,规模与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华阳股份拟投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项目。华阳股份在今年的4月14日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新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新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项目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千吨级生产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分别不超过8000万元和6000万元。

圣阳股份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新能源系统集成产品及服务等。公司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钠离子电池技术是公司持续关注的技术储备研究方向之一,公司技术团队不断关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态势。

中国长城3月2日在投资者平台问答投资者提示时表示,有下属公司从事钠电池的研发生产,拥有钠离子电池材料预处理技术。

此外,欣旺达拥有储备钠离子电池补钠的方法及钠离子电池发明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