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影像暴力盛行率逾1成 專家:被害者須長期減傷、服藥

卫福部上午举行「我国数位/网路性别暴力状况调查」成果发表记者会,公布我国首次数位/网路性别暴力状况调查报告。记者会出席包括次长吕建德(中)、暨南大学特聘教授王佩玲(左三)、辅大助理教授陈怡青(左二)、政大副教授方念萱(左一)等人。记者曾吉松/摄影

艺人黄子佼持有儿少性影像,引发社会关注性影像议题,卫福部今天公布台湾首次数位性暴力盛行率调查,性影像暴力终生盛行率为10.4%,以30至39岁年龄区间盛行率最高,但40至49岁盛行率仍超过一成。研究计划主持人、暨南大学社工系教授王珮玲说,研究结果凸显,性影像暴力受害者虽集中在年轻族群,「但长者也没有免疫。」

卫福部统计,依性影像暴力样态区分,未经同意或遭胁迫被取得影像(含偷拍、窃取、强迫威胁)9.5%、遭威胁散布1.8%、未经同意散布1.9%、换脸0.4%;以被害人年龄区分,30至39岁遭受影像性暴力终生盛行率最高18.1%,其次为25至29岁16.1%、20至24岁14.8%、40至49岁11.3%。

卫福部于去年8月15日起成立性影像处理中心做为全国单一窗口,全年无休受理性影像案件被害人之申诉,进行移除、下架,截至今年5月31日止,性影像处理中心共受理1150件申诉案件、涵盖754名被害人;被害人以女性69.9%最多,男性为30.1%;并以18至24岁42.6%为最多,其次为25至34岁25.3%、13至17岁20%;性影像散布者以网友62%最多,其次为伴侣16%。

性影像中心受理咨询案件计3094件,计639名被害人。卫福部性影像处理中心主任刘昱均说,据第一线服务经验,18至24岁者最常向中心求助,但寻求咨询服务者,45岁以上熟龄者不在少数,许多民众表达对于性影像处理流程担忧,希望进一步了解处理程序,过程中需揭露哪些个资等。

刘昱均说,性影像中心不具公权力,也未设有社工,仅能提供民众法律咨询,转介心理辅导相关资源,并协助通知网路业者下架;所有受理之申诉案件皆转至各地方政府依法处理,并通知网际网路平台业者下架,截至今年5月31日,移除计1020件网址,下架移除率88.6%。

卫福部保护司司长张秀鸳说,性影像案件无国界及持久、很难完全中止,较传统性侵害案件造成之伤害更恒久、与社会的断裂强度及不信任更强,为协助性影像被害人尽速减少性影像带来的影响,卫福部将性影像暴力被害人纳入全国8家性创伤复原中心之服务对象。

全芯创伤复原中心社工师林芮璇表示,性影像暴力被害者对人、社会环境信任感遭破坏,情绪容易变得敏感,他人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会引起被害者生气、难过,甚至有个案只要听到手机铃响,就相当焦虑,这都是创伤反应,需要长期减伤、调节创伤反应,并适时使用抗焦虑药物,才能逐渐缓解焦虑、重建信任。